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Media Centre

Responses to Policy Address 2017

(Details of this press releas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回應2017年十月份施政報告 攜手共建更美好香港

東華三院主席李鋈麟博士太平紳士對新一屆政府在施政報告中計劃在醫療衞生、教育、安老、兒童及青少年發展,以及勞工福利等方面加強關注及增撥資源表示歡迎和支持。東華三院將繼續積極配合現有及將推行的政策,推出適時的服務及支援,讓社會上不同的社群能受惠,推動社會發展。

就施政報告中個別的措施,本院的回應表列如下。東華三院會密切留意有關政策的詳情及發展,並以市民福祉為本,提供更多及時和優質的服務與支援,共建和諧社會及安居環境。

範疇 回應
基層醫療健康
  • 本院支持政府投放資源改善基層醫療,加強中醫藥的角色,以及地區康健中心的構思。本院並有以下建議:
    1. 以最近流感高峰期造成醫院急症室再度超出負荷為例,如能有效地將部分合適病人分流至各區中醫教研中心處理,可減輕醫院急症室的負擔。
    2. 中醫在治未病及保健方面有獨特優勢,宜加強有關的公眾教育,及資助基層市民使用中醫治未病服務以至西醫疫苗注射、健康普查服務等,防患未然。
  • 就地區康健中心提供基本中醫服務,可考慮由各區中醫教研中心委派中醫師(尤其是畢業後一兩年的年輕醫師)於不同日子駐診,既方便市民又能增加年輕醫師的臨床經驗。
  • 牙科服務是基層醫療的主要缺口之一,建議進一步探討如何在地區康健中心提供合適的牙科服務。
中醫藥發展
  • 本院同意政府加強中醫師的培訓工作,特別在病房工作和中西醫結合治療方面,讓更多中醫師學習醫院的運作模式和西醫的基本知識,以培育人才迎接未來中醫院及中醫病房服務所帶來的挑戰。
  • 就開拓中醫藥在內地和鄰近國家的市場方面,本院建議政府可推行政策鼓勵業界研發新產品和服務,並協助開拓內地和海外市場,為本地中醫藥業提供更大發展空間。
  • 參與營運十八區中醫教研中心的非政府機構早前已就中心運作及發展模式提供建議,當中包括中醫師的專業發展以至中心各級僱員和薪酬福利等,本院期望政府於快將推出的新營運合作協議中,積極回應各方面的訴求。
  • 本院期望政府盡快公布將軍澳中醫醫院的定位及各主要範疇的發展框架。
  • 本院作為一個主要中醫服務提供者,全力支持中醫藥資料納入第二階段的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為醫護提供者保存全面的網上紀錄,不單讓他們掌握準確的資料,更可為病人提供適切及具質素保證的臨床服務,減少因資料失誤或紀錄不全而引發的錯誤。
八大教育範疇
  • 本院歡迎有關政府計劃就校本管理的有效落實進一步釐清教育局、辦學團體及法團校董會的角色與權責,並希望政府在進行有關方面的研究時,多聆聽業界的意見,在“有效管治”及“簡政放權”兩方面取得平衡,並積極考慮為有效實施“校本管理”為辦學團體及法團校董會提供適切的資源。
專上教育發展
  • 施政報告建議向研究基金注資30億元作助學金之用,藉以配合推動創新科技發展的需要。此舉對本港高等教育和創新科技兩方面的發展,均有積極作用。本院希望政府在研究院教育、科研及創新科技拓展等方面,均能有完善配套,並且在推動科研的同時,關注傳統學術領域及社會與人文學科研究工作的發展,保持社會知識發展及人才的均衡發展。
STEM教育
  • 本院希望政府同時關注培養STEM教育的課程統籌人員,並為這些課程統籌人員提供適當空間投身課程統籌工作及持續進修。
  • 另本院希望政府能為不同地區設立STEM教育資源中心,支援學校在設施及課程設計上的需要,並就即將推出的編程教育補充文件提供落實編程教育的人才培訓及資源配套。
職專教育及資歷架構
  • 本院向來重視為中學生提供生涯規劃教育,鼓勵學生按個人興趣作多元化發展。施政報告也關注到落實職專教育及鞏固與推廣資歷架構等問題,為有不同特長的學生開拓更多適合的發展出路,本院十分認同及支持這教育政策的方向。本院認為拓展職專教育須從多角度考慮,特別是就業出路及畢業生的事業發展與持續進修的配套。
中、小學教育及改善教學設施
  • 本院歡迎政府計劃為公營學校的課室、特別室、學生活動中心及禮堂提供空調設備,並從2018/19學年起為學校提供經常「空調設備津貼」,並按需要分階段為學校加裝空調設備,無疑大大改善了學與教的環境,並免除了家長對空調費用的負擔。
  • 至於課程方面,政府有意在2018/19學年落實中國歷史科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實有必要。本院希望政府能及早公佈落實細節,使學校有足夠時間作課程及人手兩方面的安排。
認識中華文化及國情
  • 本院欣悉教育局會繼續採取多元化策略強化<<基本法>>教育,並繼續鼓勵姊妹學校交流,又促進師生全方位認識國情,欣賞及傳承中華文化,並增加學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認識。本院近年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推出學生大使計劃,並組織大規模的「一帶一路」研習及考察活動,又加強姊妹學校的交流合作,策略性選擇個別省或市為姊妹學校締結平台,先後與福建省、廣東省、北京市、上海市進行集團式姊妹學校締結,擴大姊妹學校的交流範圍。本院希望教育局將姊妹學校交流津貼確立為經常津貼,並擴大適用範圍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幼稚園教  育
  • 政府正計劃落實檢討幼稚園教師薪酬的承諾,計劃以2017/18至2019/20三個學年的數據為基礎,評估設立幼稚園教師薪級表的適切性,本院認同此乃實事求是的處理方法,希望政府能公佈有關數據,並切實徵詢辦學團體的意見。
特殊教育
  • 就政府計劃將於2018/19學年開始把「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納入為常規服務,做到學前康復服務「零輪候」時間的政策目標,本院十分支持,並願意和政府共同探討是否有合作的空間,協助政府落實有關的政策目標。
安老服務
  • 本院支持政府大幅增加服務名額,為有需要照顧的長者提供適切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將輪候時間減至零,讓這些有需要的人士可以免受輪候之苦。
  • 本院樂見政府推動樂齡科技,讓資助安老服務單位可以試用及購置科技產品,提供更理想的服務之餘,亦可讓服務院舍走向創新科技及專業化,相信更能吸引年青人入行,長遠有助解決安老服務業人手短缺及從業員老化的問題。
  • 本院認為施政報告建議增加照顧員薪酬及研究輸入外勞的方向可取,期望政策早日落實,紓緩院舍服務長期面對招聘困難、人手不足的困境。
  • 本院支持「智友醫社同行計劃」常規化及擴展至全港所有41間長者地區中心的安排,並建議政府可以考慮撥款購置復康車輛,以接載體弱的長者接受服務,提高參與動機。
特殊需要信託
  • 本院歡迎成立「特殊需要信託」,為家長提供可負擔又值得信賴的信託服務,讓有需要的家長可安心在自己離世後,其智障或殘疾的子女可透過遺下的財產得到適切的照顧。
復康、社區健康及扶貧
  • 本院認同及支持以下政策:
  1. 加強支援精神病康復者及社區教育,以及「在社區精神康復服務單位推行朋輩支援服務先導計劃」
  2. 為弱智人士宿舍、嚴重肢體傷殘及殘疾人士護理院提供言語治療服務、增加輔助宿舍的健康護理服務
  • 透過改善復康巴士服務,加強為殘疾人士提供交通服務
  1. 在現有的公共屋邨加裝升降機等無障礙設施及繼續推展「人人暢道通行」計劃
  • 大幅改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使更多在職人士受惠,而優化「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名稱,可減去標籤效應
延長公務員服務年期
  • 東華三院歡迎施政報告內有關延長公務員服務年期的政策,本院已於2016年十月檢討本院的退休政策,雖然因應不同運作需要,維持本院員工的退休年齡於60歲,但已加入較彈性措施,讓個別員工申請延展服務最長至65歲。本院會密切留意上述政策的實行詳情及發展,從而考慮進一步檢討本院的退休政策。
取消強積金的「對沖」安排
  • 作為「關愛僱主」,本院支持政府取消強積金的「對沖」安排,使員工能獲得更佳的退休保障。惟取消對沖安排後,僱主包括資助機構將不能運用以往累積的僱主供款對沖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造成額外財政負擔。故本院希望政府能同時兼顧僱主面對的資源問題,採取合適的對沖方案。本院將會密切留意取消對沖的發展及配合政府落實的措施。
侍產假及產假
  • 東華三院樂見政府將侍產假日數由3日增加至5日及研究改善法定産假,作為「關愛僱主」及「家庭友善僱主」,東華三院一直積極推動關愛家庭文化,致力與員工共同建立一個愉快的工作間,將會全力配合政府推動有關政策。


有關東華三院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百多年,東華三院的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309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29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54個教育服務單位、219個安老、兒童及青少年、復康及公共服務的社會服務單位,以及2個肩負守護和保育本地歷史文化重任的服務單位,分別為東華三院文物館和東華三院何超蕸檔案及文物中心,負責宣揚東華三院歷史、修復和保存機構檔案等工作,藉此推動保護文化遺產。

* 完 *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2859 7857與東華三院企業傳訊處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