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GHs Wong Fung Ling Colle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mart House Champions in Hong Kong Renewable Energy Green Design Competition
(Details are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環保智能屋」勇奪「全港學界再生能源綠化設計比賽」冠軍
用過的膠樽、汽水罐,僅僅只能把它回收再用嗎?其實再次賦予它生命,讓它轉化為有用的物件,更別具意義呢!本院黃鳳翎中學的師生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利用膠樽、汽水罐及其他廢料攜手打造既美化校園又環保的「環保智能屋」及「環保藝術花園」,宣揚綠色生活概念。
揉合環保與藝術的結晶
黃鳳翎中學「環保智能屋」是以膠樽作為主要材料建造的溫室,把膠樽以鐵線串連造成「牆壁」及「天花」,安裝在鐵通及木條組成的受力支架上。整間屋共用了二千多個膠樽,經過三個月的製作,最後變成了一間創新環保智能概念的溫室。學校憑着這間「環保智能屋」在全港學界「藍天綠地在香港」設計比賽系列2011的「全港學界再生能源綠化設計比賽」勇奪冠軍。
 |
 |
同學小心翼翼將膠樽用鐵線串起,製成「牆壁」及「天花」。 |
「環保智能屋」結合了環保及創意藝術的元素,打破學科的框框,由視藝科、生物科及環境教育科攜手合作而成,更可用於教授學生碳排放、廢物循環及地球暖化等知識。視藝科鄺崇德老師指:「藝術與環保是相輔相承的,學生能透過環保藝術創作學習更多環保知識,亦從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啟發創作,深化他們的藝術學習經歷。」
宣揚環保訊息 共享綠色生活
透過作品時刻提醒學生珍惜資源,鼓勵同學自攜水樽,享受更綠色的優質生活。任教生物科的李靖邦副校長表示:「作品帶出了重要的環保概念,減少棄置一個膠樽,可以減少五百克碳排放,環保節能屋有二千多個膠樽,相等於減少一千多公斤的碳排放。」
藝術裝置作品令同學反思環保問題,蘇秋然同學認為:「平時我們不經意丟棄的膠樽真是多不勝數,但卻是很少人會隨手將其掉進回收箱,這值得我們反思。」
 |
「環保智能屋」十分穩固,於2012年開始一直放置於校園內,期間經歷過紅色暴雨及八號或以上的颱風,至今仍是完好無缺。 |
 |
 |
該校師生不僅製作了「環保智能屋」,亦用汽水罐、膠樽蓋及回收物料砌成一個「環保藝術花園」,將環保及藝術融入生活,不但提醒人們回收再用的重要性,學生也可作休憩之用。 |
*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