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善行道 ─ 東華三院歷史專題文集》 列印本頁下載本頁

為研究香港歷史提供珍貴文獻 理想通識教育素材
東華三院早前委託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開展一項東華三院歷史研究計劃,以香港歷史及社會背景為脈絡,一方面回顧東華百多年來的工作和成就,另一方面勾劃出香港的歷史和社會面貌,讓讀者了解東華在香港歷史和國際華人社會上扮演的角色,以及香港與國內和移居海外華人的聯繫。
研究內容現已結集成《益善行道 ─ 東華三院135周年紀念專題文集》,由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名譽副教授冼玉儀博士、劉潤和博士主編,並由一群資深香港歷史研究人員撰寫,包括劉潤和博士、高添強先生和王惠玲女士等。
在英國殖民地政府統治期間,東華與當時的政府及國內外聯繫密切,積極參與各項社會事務,提供福利及救援工作,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因此研究東華的歷史,亦可了解早期香港的歷史。
↑到頁首

《益善行道》東華歷史專題文集
獲本年度香港書展「名家推介」評為好書
為研究香港歷史提供珍貴文獻
《益善行道 ─ 東華三院135周年紀念專題文集》最近獲香港書展第六屆「名家推介」評為四十套好書之一。該文集是次從四百多本備受推崇的新書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圖文並茂,學術性強……不單只為這個超過百年歷史的慈善機構樹碑立傳,也為研究香港歷史的人士提供了一份有用的文獻。」
著名書評家葉積奇於書評中指出,《益善行道》利用政府檔案、東華三院珍藏的文字材料及口述資料,論述了東華三院百多年來在香港以至中國近代史上所起的作用。書中共九篇文章分別從不同角度描述東華三院的歷史、發展、服務和貢獻,如「救護、保護與募捐」一文描述東華的救濟活動如何反映早期的社會問題和社會需要,亦讓讀者明白到東華的成立和發展莫不與政治和社會脈絡扣上緊密關係;「廟宇建立與發展」一文側面描繪香港早期歷史的演變和城市建設,又提及一些罕為人知的史實。
「名家推介」是由香港藝術發展局及香港貿易發展局攜手舉辦,目的為推廣本地出版的新書,亦向全港市民推介各類優質讀物,提升市民的閱讀興趣。今年「名家推介」共收到四百多套由本年度書展參展商推薦的新書,最後由選書小組根據書籍的素質、內容、出版形式、題材及創作手法等準則選出四十套新書,再邀請二十五位本地名人向公眾推介。
↑到頁首

《益善行道》的九個專題
《益善行道》一書不但填補了東華文獻所失資料,亦被認為適用於本港專上學院及中學的通識教育素材。本書共有九個專題,包括:
1. 建置東華 ─ 香港第一所中醫院
2. 香港公共衛生與東華中西醫服務的演變
3. 喪葬服務與原籍安葬
4. 東華領袖與社會 ─ 呼應著時代的脈搏
5. 戰時東華 ─ 考驗與超越
6. 救濟、保護與募捐
7. 東華義學 ─ 促進香港平民教育
8. 廟宇建立與發展
9. 東華護士專業
↑到頁首

第一章:香港第一所中醫院(作者:劉潤和博士)
引言
香港早期殖民統治的兩面手法
興建東華醫院
結語:東華醫院的特殊意義
簡介:香港東華醫院的建置,意義十分特殊,既是傳統的,也是創新的,醫療濟世中包含了政治較量,慈善活動裡隱藏著殖民管治的機峰,各種不同的元素,互相扭在一起,複雜而微妙,很容易令人迷失方向,不得其解。為了弄清楚此種特殊的意義,本章先說明東華醫院的傳統紐帶,接著再論述它與香港初期殖民管治的危機及解決之道,以後的篇幅才談論它成立的種種過程。
20 世紀初的東華醫院。
一名被判以擔枷示眾的犯人,這種懲罰在英國的法律中原來是沒有的。
↑到目錄

第二章:香港公共衛生與東華中西醫服務的演變(作者:王惠玲女士)
東華:香港第一所中醫院
東華變革轉捩點:1894年的鼠疫
東華被進一步納入西醫建制
東華與傳染病
結語
簡介:早年香港政府的公共醫療投資有限,東華是香港唯一一所中醫院,以有限的捐款,為龐大的華人人口提供中醫服務,出現問題時卻被政府指管理不善;東華中醫受制於西醫主導的公共衛生體系,以及殖民地政府的管治方針。東華西醫服務以殖民地文化侵略的姿態進入東華,逐步將東華醫療服務納入政府的醫療體系。
疫症期間太平山區被棄置的屍體和路人。
英軍在疫區協助潔淨消毒。
↑到目錄

第三章:喪葬服務與原籍安葬(作者:高添強先生)
引言
開埠初年華人喪葬
東華醫院的喪葬服務
華僑與原籍安葬
東華醫院原籍安葬服務
原籍安葬的終結
簡介:自東華醫院於1872年2月啟用後,由於其創辦目的不僅是贈醫施藥,更兼顧身後無以殮葬的華人,所以自設立不久,即為有需要的貧苦無依居民安排最後歸宿。長期以來,這一項工作更是該院繼醫療之後開支最大的一項服務,以貫徹東華醫院「生有所安,死有所托」的宗旨。除為本地貧困居民提供免費殮葬外,東華醫院從19世紀起即為海外華人特設原籍安葬,這項可說是獨樹一幟的服務,使東華醫院由一地區性之慈善組織提升至具有國際聲望的機構,更奠定其在海外華人社團中崇高的地位。
1901年英國一份期刊插圖,描述一名剛去世的華人被棄置港島的街頭。
1901年兩名仵工從街上運走一具華人屍體,背景為舊大會堂。
位於大口環的東華義莊。
↑到目錄

第四章:東華領袖與社會 ─ 呼應著時代的脈搏(作者:劉潤和博士)
引言
買辦紳商形成的年代 (1869 – 1900)
立足香港、面向祖國的年代 (1901 – 1930)
立足香港尋求發展的年代 (1931 – 1970)
建設經濟歷練民主與回歸祖國的時期 (1971 – 1997 前後)
簡介:自1872年建成以來,東華醫院歷屆總理的工作,對區內施善教化的影響都很大,自是當之無愧的社會領袖。若單從這個角度去論說本章的內容,很容易變成一篇流水帳,淡而無味,不免可惜。這裡準備把東華領袖放在一個比較闊大的框架之內,看看他們何回應國家民族和香港的呼喚,如何在歷史中掙扎求存,在時代裡尋找出路,和從相關的互動中拾取到多少的成功與失敗。
1912 年農曆新年期間一隊前往附近廟宇(很可能是文武廟)的酬神行列路過皇后大道中。4個月前爆發的辛亥革命雖為香港帶來動盪,不過卻沒有造成持久的混亂。
1900年東華新院暨保良局開幕,何啟(中央)、輔政司駱克與其他官紳合照。
↑到目錄

第五章:戰時東華 ─ 考驗與超越(作者:劉潤和博士)
引言
戰時東華面臨經費短絀而倒閉的困境
戰時東華勉力維持的服務
簡介:國內自1931年起,首先爆發「九一八事變」,日軍於9月18日出兵佔領瀋陽。1937年7月7日,日軍又製造「蘆溝橋事變」,正式揭開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序幕。1938年10月12日,日軍在廣東大亞灣登陸,9日後廣州失陷,全巿火海一片。1940年6月28日,日軍宣佈封鎖香港,自此以後,香港與內地的水陸除航空交通之外,全部終斷。1941年12月8日日軍正式入侵香港,幾乎在同一時間,東華三院的東華東院被英軍徵用為陸軍醫院,自此變成東華二院,這是日軍侵港對東華的第一擊。
同年12月25日下午灣仔峽亦告陷落,日軍進入中環之路已無阻擋。迫於形勢,港督楊慕琦 (Sir Mark Young) 遂向日軍當局投降,香港正式進入日佔時期。與香港苦難同當的東華醫院,亦踏入了一個艱難險阻、掙扎求存的困局。
1941年12月底香港淪陷,居民在日軍監視下走出防空洞。
1938年廣州多次受到日軍空襲,造成嚴重破壞。
↑到目錄

第六章:救濟、保護與募捐(作者:王惠玲女士)
早期華人社會的救濟觀念
東華的救濟服務
籌募活動
女性與社會福利
結語
簡介:中國的慈善活動和組織一向有三方面的特徵:(1) 濟世為懷:對老、弱、弧、寡、貧、病等有需要的人,施捨物質或金錢,以解其生活厄困。(2) 守望相助:傳統鄉村氏族組織,當同宗、同姓的成員遇上困境時,宗親會以集體資源幫助其渡過難關。(3) 公共領域的發展:由明清時代開始出現以地方紳商為骨幹組成長期性的、非家族性的、無宗教背景的慈善組織,集合地方的力量解決社會問題,並凝聚為民間的自主力量。
香港是一個華人社會,早期的華人慈善機構,傳承了中國的傳統,與這三個特點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但任何社會活動,都有因時、因地的特殊性,香港的慈善救濟歷史,當然反映了香港歷史的特殊性,東華的慈善救濟活動,便在這三個特色之上,發展出富有香港殖民地歷史的特色。
1960年一次風災過後,東華三院隨即安排派發食物給災民。
1948年三水地區發生水災,東華三院隨即委托該地同鄉會分發物品賑濟災民。
↑到目錄

第七章:東華義學 ─ 促進香港平民教育(作者:王惠玲女士)
引言
東華興辦義學的社會意義
早年香港平民教育
東華義學的改革
戰後復校
戰後普及教育的發展

簡介:東華義學始於1880年,以傳統學塾為模式,教授中國傳統經典。1880至1959年間,東華義學由一所擴展至二十一所,淪陷時全部義學停課。戰後五所義學復校,1950年代註冊為政府津貼學校,成為五所規格完備的標準小學。1920至1930年代東華逐步改革義學,邁向現代學校模式,戰後更發展為規格完備的小學。到1963年正式啟用第一所中學後,東華便完成建設完整連貫的基礎教育這個多年抱負。整個義學變革過程,交織著東華辦學的努力、香港教育政策的演變和中國政局的影響。回顧香港的教育史,義學應被視為香港正規教育歷史的一環,從東華義學的經驗,更可看到民間辦學的一個側面。

1948年東華三院義學學生在東華醫院大堂聯考。
位於駱克道的東華三院香港第四免費小學。
↑到目錄

第八章:廟宇建立與發展(作者:高添強先生)
引言
太平山廣福義祠
上環文武廟
灣仔洪聖廟
油麻地天后廟
旺角水月宮
大角咀洪聖廟
簡介:自東華醫院於1872年接管上環廣福祠開始,廟宇管理即成為東華醫院除醫療和喪葬外另一項與華人日常生活有著直接關係的工作。在以後的一個世紀裡,東華醫院(三院)先後接手統辦上環文武廟(包括列聖宮、善德宮)、灣仔洪聖廟、油麻地天后廟(包括福德祠、社壇、城隍廟、書院)、旺角水月宮、大角咀洪聖廟、嗇色園黃大仙廟(簽品哲理中心)及慈雲山觀音佛堂。這些廟宇的建立和發展,各有背景,部分源自漁農社會固有傳統,一些則是在殖民地環境下催生的產物;它們的歷史,充份反映香港社會的發展。本章以東華醫院(三院)於二次大戰前接管的6間廟宇的建立和發展為例,從側面探討香港早期歷史的演進和城巿建設。
1965年東華三院永遠顧問鄧肇堅爵士於文武廟主持秋祭典禮。
廣福義祠,攝於1960年代。
↑到目錄

第九章:東華護士專業(作者:王惠玲女士)
引言
東華的護士訓練
護士學校的擴張和發展
戰後護士生涯
女性行業的故事
護士職業:獻身還是謀生
簡介:在中國人心目中,照料病人是奴僕的工作,而且由女看護照顧男病人,更非中國傳統所能容許。因此,合格護士人手不足、社會觀念對護理的鄙視和性別傳統的限制等,都是早年護理本地化舉步為艱的原因。1920年代,東華醫院的西醫已發展到一定程度,而受訓護士的需求自然不在話下,因此1927年東華醫院開辦護士訓練課程,其後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也分別開辦護士學校,以中文教學,訓練本地華人學生,一方面令醫院服務進一步西化,同時又促進了香港護士專業本地化。本章以東華三院開辦的護士學校探討護士行業在香港的發展。
1960年代在課堂學習的護士學生。
1960年代的產房。
↑到目錄

相關活動
《益善行道》出版後,本院於二00六年二月假中央圖書館舉行新書發報會及講座,更與香港歷史博物館合辦兩次週末講座。首次講座邀得本書其中兩位作者兼著名香港史研究者劉潤和博士及高添強先生,以「東華三院的慈善工作與原籍安葬服務」為題主講;第二次講座邀得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博士及本書作者之一王惠玲女士,以「香港早期的華人社會狀況」及「香港公共衛生與東華三院中西醫服務的演變」為題主講,讓更多市民認識東華三院的慈善服務及歷史角色。兩次講座反應熱烈,座無虛席。
↑到頁首

訂購資料
《益善行道》每本定價港幣九十八元,現於三聯書店各分店公開發售;讀者亦可親臨香港上環普仁街十二號東華三院黃鳳翎紀念大樓九字樓公關部購買,大量訂購者請先致電東華三院公關部(電話:2859 7860) 查詢。
↑到頁首

版權所有 © 2007 東華三院
香港上環普仁街十二號
查詢:東華三院公關部 (電話:2859 7860)    網站管理:網站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