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

Media Centre

TWGHs organizes community education on funeral care service and explores new funeral service model

Details for this press releas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東華三院辦「活得自在」起步禮暨研討會
結合安老殯儀服務嶄新社會工作模式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科安老服務部於二00四年推出「善壽服務」,透過生命教育及認識殯葬儀式講座、殯儀服務單位參觀等活動,鼓勵長者以正面、積極的態度計劃身後事;並於二00六年於深水埗區試行「活得自在」服務,為沒有子女的獨居長者及兩老家庭提供身後事支援。為使更多長者受惠,本院於本年度開始把「活得自在」服務推行至全港各區,並於昨日(二十七日)舉行「活得自在」服務全港起步禮。眾嘉賓於起步禮上進行解除包袱的儀式,喻意服務解開長者心裡煩憂,重見美好生命。

東華三院並於同場舉行「善壽社會工作:理念與實踐」研討會,邀得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曾煥棠教授及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副總監樓瑋群博士出席,與業界分享結合安老與殯儀服務的嶄新社會工作模式,以及探索喪親輔導與後續關懷(指結合喪儀及喪親輔導的服務理念)規劃的社會工作範疇,共同探討善壽社會工作於香港安老服務的發展。

曾教授指出,台灣的殯葬服務分為緣、殮、殯、葬、續五大項目。當中續是指「後續關懷服務」,目的是喪葬業者持續關心喪親家庭成員的身、心、 靈等各方面,了解喪親者需求及提供同理心的陪伴,讓喪親者能夠有「好好的悲傷」(Good Grief)的表達機會。他認為在新時代的喪葬服務中,從業員不只是殯葬儀式的諮詢師,更擔當悲傷關懷員的角色,協助家屬撫平傷痛。

為突破前線員工對死亡的恐懼,是次研討會於下午安排參與者前往東華三院轄下的萬國殯儀館和東華義莊參觀,以加強業界對殯儀行業的認識、打破禁忌,讓安老服務員工於前線工作上更輕易與長者分享有關殯儀知識。

如欲進一步了解「圓滿人生服務」,請瀏覽http://www.tungwahcsd.org.special.endlesscare/或致電2859-7435與服務主任聯絡。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百多年,東華的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223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19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50間學校及148個社會服務單位,涵蓋安老、兒童及青少年、復康及公共服務;另東華三院文物館負責宣揚東華歷史、修復和保存機構檔案以推動保護文化遺產的工作。

* 完 *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2859 7857與東華三院助理主任(企業傳訊)周嘉琪小姐或

2859 7643與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服務經理霍瑞賢小姐聯絡。

眾嘉賓於「活得自在」服務全港起步禮上進行解除包袱的儀式,喻意服務解開了長者心上的煩憂,重見美麗的生命。

眾嘉賓於「活得自在」服務全港起步禮上進行解除包袱的儀式,喻意服務解開了長者心上的煩憂,重見美麗的生命。

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服務經理霍瑞賢、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副總監樓瑋群博士、東華三院包兆龍護理安老院陳麗英主任、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曾煥棠教授、「活得自在」服務使用者黃仕霖和東華三院殯儀服務行政經理岑維章於座談會上與各業界從業員分享香港殯儀服務發展的方向與理念。

(左起)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服務經理霍瑞賢、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副總監樓瑋群博士、東華三院包兆龍護理安老院陳麗英主任、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曾煥棠教授、「活得自在」服務使用者黃仕霖和東華三院殯儀服務行政經理岑維章於座談會上與各業界從業員分享香港殯儀服務發展的方向與理念。

各「善壽社會工作:理念與實踐」研討會的參加者參觀東華三院萬國殯儀館及東華義莊,以加強對殯儀行業的認識。

各「善壽社會工作:理念與實踐」研討會的參加者參觀東華三院萬國殯儀館及東華義莊,以加強對殯儀行業的認識。

各「善壽社會工作:理念與實踐」研討會的參加者參觀東華三院萬國殯儀館及東華義莊,以加強對殯儀行業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