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 東華三院文武廟舉行秋祭大典
Details of this press release are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香港,2024年9月26日)秉承傳統,亦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東華三院於9月26日中午12時於東華三院文武廟舉行每年一度的秋祭大典,邀得東華三院甲辰年主席何世柱大紫荊勳賢GBS太平紳士主祭,應屆董事局成員陪祭,並由東華三院辛巳年主席周振基教授GBS太平紳士擔任頌祝者,而東華三院戊辰年主席余嘯天BBS太平紳士則出任贊禮者,並獲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陳澤濤、中西區民政事務專員梁子琪太平紳士、東區民政事務專員陳尚文太平紳士等嘉賓蒞臨觀禮。
建於1847年的東華三院文武廟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反映香港華人社會的組織和宗教習俗,早年更是香港華人議事及排難解紛的場所。古物事務監督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於2010年11月將東華三院文武廟列為法定古蹟。其秋祭大典自1957年起每年舉辦,秉承中國文化傳統,至今已是第68屆,由來已久,意義深遠,歷年來均吸引不少官紳名人及市民慕名前來觀禮,更於2014年6月,被列為香港特區政府「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的項目之一,為表示對祭典的尊重及配合莊嚴隆重的儀式,主禮嘉賓及東華三院董事局成員均依照傳統穿上長袍玄褂行禮,祭禮包括降神禮、初獻禮、恭讀祝禮、亞獻禮、三獻禮、望燎禮及辭神禮等。
東華三院主席鄧明慧表示,東華三院在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的同時,一直保留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及凝聚社群的華人傳統文化。就像文武廟的秋祭大典,並沒有因為社會發展、制度改變而消失,反而被繼承和發展,並藉由莊嚴誠心的祭禮,為海內外華人祈福,達至和平和諧的美好社會。主祭人何世柱主席亦在敬神禱文中特別提及「政通人和、社會安寧、百業興旺、繼續繁榮」等祝願,祈求得到文武二帝的庇佑。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逾百五年,東華三院在醫療、教育、社會、歷史文化保育及公共服務方面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380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37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及1個社區藥房、60個教育服務單位、246個安老、青少年及家庭、復康及社會企業/創新的社會服務單位,3個過渡性房屋計劃、1個地理空間實驗室(營運伙伴)、1個回收便利點、兩個肩負守護和保育本地歷史文化重任的服務單位,分別為東華三院文物館和東華三院何超蕸檔案及文物中心,以及24個提供殯葬及廟祀服務的公共服務單位。
*完*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2859 7452 與東華三院企業傳訊科聯絡
圖一為東華三院文武廟舉行秋祭大典,一眾董事局成員穿起長袍玄褂,為本港祈福,祝願社會祥和。
圖二為今屆秋祭典禮邀得東華三院甲辰年主席何世柱大紫荊勳賢GBS太平紳士(右二)主祭,並由東華三院辛巳年主席周振基教授GBS太平紳士(左一)擔任頌祝者,而東華三院戊辰年主席余嘯天BBS太平紳士(右一)則出任贊禮者。
圖三為東華三院主席鄧明慧表示,榮幸本年成為東華三院主席,見證董事局和社會賢達齊集廟內參與盛典,既酬拜文武二帝,同時為香港祈福,極具意義。
圖四為東華三院文武廟外掛上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的秋祭典禮花牌。
圖五為典禮後,董事局成員及嘉賓於東華三院文武廟前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