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幼稚園及內地5所幼兒園攜手舉辦「童」是藝術家 —
兒童藝術作品聯校展覽
Details of this press release are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香港,2024年6月25日)本院幼稚園多年來一直積極推動藝術教育,定期舉辦聯校展覽以展示幼兒藝術作品,更曾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教育獎。是次「童」是藝術家 — 兒童藝術作品聯校展覽以「中華文化中的衣食住行」為主題,於6月17日至19日於本院「東蒲」舉行,更是本院迎接國慶的系列活動之一,希望各學生藉參與藝術展的創作過程中,深化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於6月17日舉行的展覽啟動儀式上,本院十分榮幸邀得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太平紳士主禮,更勉勵學生們發揮創意,積極創作,多參與藝術活動。東華三院主席兼校監鄧明慧女士在致辭時亦表示﹕「畢卡索曾說『每一個兒童都是藝術家』,因此本院幼稚園一直透過多元化的藝術活動,培養幼兒的藝術素養及探索事物的好奇心。同時,我們更透過一同作藝術鑑賞,引起小朋友的共鳴及欣賞別人,並透過親身創作,鼓勵他們表達內心所思所想。」
是次展覽以「中華文化中的衣食住行」為主題,幼兒更有機會聯同本地藝術家一同創作,將藝術與生活連結,創作不同蘊含中華特色主題的作品,包括﹕特式旗袍、傳統花牌、三吋金蓮、板畫印刷、中式喜餅以及青花圖案等。當中,共有來自本院6所幼稚園,包括方樹福堂幼稚園、黃士心幼稚園、王胡麗明幼稚園、香港華都獅子會幼稚園、何藍瓊纓幼稚園以及譚錦球伉儷幼稚園,接近500多位學生參與,合共展出超過1000份作品。
另外,展覽更十分難得邀得5所來自上海、廣洲、深圳及福建的幼稚園參展,包括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小學上海交通大學閔行幼兒園、廣州市白雲區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實驗幼兒園、深圳市第十二幼兒園、廣州市越秀區小雲雀藝術幼兒園、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二幼兒園,促進兩地藝術及師生們各方面的交流。未來,本院將會持續在幼稚園推行各種别具特色和意義的藝術教育計劃,以培育幼兒學習藝術的興趣,建立好學不倦和勇於創新的態度。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逾百五年,東華三院在醫療、教育、社會、歷史文化保育及公共服務方面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380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37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及1個社區藥房、60個教育服務單位、246個安老、青少年及家庭、復康及社會企業/創新的社會服務單位,3個過渡性房屋計劃、1個地理空間實驗室(營運伙伴)、1個回收便利點、兩個肩負守護和保育本地歷史文化重任的服務單位,分別為東華三院文物館和東華三院何超蕸檔案及文物中心,以及24個提供殯葬及廟祀服務的公共服務單位。
* 完 *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2859 7482與東華三院企業傳訊科聯絡
圖三為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女士太平紳士(後排左)及東華三院主席兼校監鄧明慧女士(後排右)與兩位「文化大使」學生代表合照。
圖四為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女士太平紳士(左二)與「文化大使」參各觀展區。
圖五為東華三院主席兼校監鄧明慧女士(左)與「文化大使」齊齊在展區即席創作。
圖六為典禮啟動儀式,主禮嘉賓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太平紳士(右九)、東華三院主席兼校監鄧明慧女士(左八)、董事局成員及各嘉賓一同擔任主禮嘉賓。
圖七為主禮嘉賓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太平紳士(後排左十三)、東華三院主席兼校監鄧明慧女士(後排左十二)、董事局成員與各嘉賓及學生們合照。
圖九 作品展示區以繪本《荷花鎮的早市》作為藍本創作喜慶花牌。
圖十 作品展示區以繪本《赤腳國王》作為藍本創作「三寸金蓮」鞋子。
圖十一 作品展示區以繪本《門鈴又響了》作為藍本創作圖騰印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