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董事局訪京拜會中央部委
推動兩地中醫藥、教育及社會服務協作交流
Details of this press release are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香港,2024年6月28日)為深化交流並探討東華三院在中西醫、教育及社會服務方面的近況與未來發展計劃,東華三院主席鄧明慧率領董事局參訪團於六月二至五日訪京。期間,參訪團拜會了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國家教育部及國家民政部,並參觀了清華大學及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通過與各部門領導及學校代表包括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五局副局長趙旭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黃璐琦、國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舒剛波、國家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以及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曹海翔、校長方妍等的深入交流,就各範疇分別展開了廣泛探討,成果豐碩。
東華三院融合國家發展大局
鄧明慧主席表示,參訪團此行目的是向中央各相關部委領導報告東華三院的最新工作及發展,並期待能繼續獲得各部委的寶貴意見和指導。作為香港六大華人善團之一,東華三院將持續配合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致力於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並推動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東華三院將積極探索大灣區的發展機遇,深化內地與香港的合作關係,以推動慈善事業達到新高度,為更多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務。東華三院一直與內地各單位保持著緊密的聯繫。除了董事局每年定期訪問北京進行會面外,東華三院的專業及行政人員也積極參與多項交流活動,足跡遍佈全國超過20個省、市和自治區。該院將積極推動和組織更多的下屬單位前往內地,與不同省市的相關單位建立並加強聯繫,共同推動香港和內地福利服務的發展,造福於民。
東華三院服務社群 愛國為先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五局副局長趙旭東高度讚揚東華三院服務社群、心繫祖國的貢獻。作為擁有154年歷史的華人慈善團體,東華三院服務涵蓋醫療、教育、社會服務、歷史文化保育和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在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背景下,東華三院不僅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更在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東華三院更計劃進一步推動管理級別及專業團隊參與內地培訓交流,以期加深員工對國家政策、發展形勢及歷史文化的理解,從而鞏固他們的國家觀念和愛國精神;並加強認識香港國安法以及基本法第23條所完成的立法,確保社會保持穩定與和諧。為掌握國家的最新形勢,充分發揮背靠祖國的優勢,4月底舉辦了「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以兩會精神為啟導,融入國家發展方向,與內地持續深入交流,推進服務發展,惠及更多社群。
中醫藥發展先軀 深化兩地合作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對東華三院在深化內地與香港中醫藥交流合作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給予了肯定。東華三院作為香港中醫藥發展的先驅,自2001年起便與內地多家中醫藥大學及醫療機構緊密合作,共同推動本地中醫藥的科研、教育與實踐。至今,已與約20所內地單位簽訂合作協定,涵蓋了教學、科研和臨床實踐等多個層面。今年更與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及無錫市中醫院深化了合作,通過互訪學習、專家交流等形式,不斷促進兩地中醫藥事業的共同發展。
在名老中醫傳承方面,東華三院成立了「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及「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由劉敏如和趙景芳二位教授領銜,致力於培養新一代中醫傳承人。此外,與無錫市中醫院合作建立了遠端視像臨床培訓計劃,使趙景芳教授能夠跨越地域限制,繼續指導為本地中醫師。同時,還協助多位名中醫整理其在港的行醫經驗,並出版成書,以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除中醫藥發展外,東華三院還積極推進醫院建設。其屬下的廣華醫院的第一期重建工程已全面啟用,而第二期工程也已於去年七月動工,預計將於2029年底全部完成,旨在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推動青少年交流 促進教育創新與優化
東華三院董事局今年拜訪國家教育部,與副主任舒剛波就教育服務的近況和未來的發展計劃議題深入交流,並且聆聽國家最新教育發展形勢和相關政策。舒剛波指出,東華三院促進青少年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方面不遺餘力,體現了東華三院對國家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東華三院通過推動屬下的地區中心和青少年中心到內地交流,組織實地參觀和文化體驗活動,讓青少年們進一步加深對國家的理解和認同。去年七月,東華三院已成功帶領青少年團隊赴廣西交流考察,今年八月將組織更大規模的團隊前往桂林,繼續深化這一富有意義的交流活動。
東華三院與暨南大學等高等學府緊密合作,舉辦培訓班,提升教師隊伍對國家發展的認知與理解。此外,東華三院還注重德育課程的編纂與實施,通過組織教師團隊進行歷史考察,將價值觀教育自然融入學科教學之中。同時,本院也高度重視師生心理健康,設有專業的心理服務中心和輔導團隊,為師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援與幫助。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東華三院計劃舉辦「校長德育論壇」,邀請內地知名校長分享教育經驗,促進香港與內地教育界的深入交流。此外,本院還積極推動學生及青少年會員與內地的互訪交流,通過實地考察與文化體驗,增進他們對國家的認識和情感。在教育創新與優化方面,東華三院始終走在前列,從組織校長團隊赴國外考察,到與內地知名院校合作舉辦教師培訓班,再到設立教學獎勵計畫、舉辦專業研討日,每一項舉措都旨在提升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專業素養,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領航社會福利發展 助力灣區養老服務
國家民政部對東華三院的各項服務給予了高度評價,並特別感謝東華三院多年來對國家社會福利發展的持續關注和支持。國家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鼓勵香港社會工作者及其他專業人士與大灣區相關組織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動行業間的觀摩學習和相互發展。期望東華三院在推動香港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深化與內地更緊密交往合作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東華三院的社會服務科與國家民政部一直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每年進行互相交流和培訓活動。今年,東華三院計劃前往福建省交流,並會參與民政部在寧波舉辦的培訓班。過去一年,除了民政部外,還有多個國內單位,如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五局、南海區民政局、佛山市三水區委、深圳市破產事務管理署、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和惠州學院等,都訪問了東華三院,進行了深入的參觀、交流和培訓活動。去年六月,東華三院與廣西培賢國際職業學院及廣州培賢職業培訓學校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旨在通過特別計劃吸引合資格的學生來港擔任護理員。至今,已有超過二十多名來自培賢的護理員到崗工作,更多的護理員也將陸續抵達,為大灣區養老服務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香港社會福利界的號召下,東華三院在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領導和特區政府的支持下,積極參與香港社福界心連心大行動,推動社會福利事業發展。同時,與華潤隆地合作,在其企業公民責任「潤愛同行」項目下營運社區客廳試驗計畫,為基層家庭提供多元化服務。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逾百五年,東華三院在醫療、教育、社會、歷史文化保育及公共服務方面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380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37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及1個社區藥房、60個教育服務單位、246個安老、青少年及家庭、復康及社會企業/創新的社會服務單位,3個過渡性房屋計劃、1個地理空間實驗室(營運伙伴)、1個回收便利點、兩個肩負守護和保育本地歷史文化重任的服務單位,分別為東華三院文物館和東華三院何超蕸檔案及文物中心,以及24個提供殯葬及廟祀服務的公共服務單位。
* 完 *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2859 7857與東華三院企業傳訊科聯絡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五局副局長趙旭東(前排右六)及其他領導在北京會見東華三院主席鄧明慧(前排左六)及其董事局參訪團。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黃璐琦(前排左六)及其他領導接見東華三院董事局,深化兩地中醫藥交流。
國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舒剛波(前排左六)認同東華三院推動兩地青少年交流,其他領導跟參訪團就有關議題交流心得。
東華三院主席鄧明慧(右)感謝國家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左)接見
國家民政部領導認同東華三院就提升兩地社工的專業水平及連繫的工作。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曹海翔(第二排左六)、校長方妍(第二排左八)接待東華三院董事局參訪團,並就兩地辦學經驗作交流及討論。
東華三院主席鄧明慧感謝中央各領導親自接見,會繼續在善業服務上與內地相關單位更密切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