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 9月號
- 光緒皇帝御賜「萬物咸利」牌匾 移至香港歷史博物館 10月27日起展出
為慶祝成立一百四十周年,東華三院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合辦一個為期約三個月吊為「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的大型展覽,展出承載歷史記憶並與香港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的文物和歷史照片。其中一件重要展品「萬物咸利《牌匾,在9月20日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從東華醫院禮堂牆上卸下,運往香港歷史博物館展覽。
梁定宇主席謂「萬物咸利」牌匾從未有由東華醫院禮堂牆上卸下,是東華三院的「鎮院之寶」。
「萬物咸利」是指天下萬物也受益於善行和善舉。東華醫院自創院開始,除贈醫施藥外,還提供廣泛慈善救濟服務,服務尊象上限於香港境內,而且擴展到內地的省份及海外華人團體,充份體現這個牌匾所宣揚的精神。

1885年6月(清朝光緒十年)珠江三角洲洪水泛濫,災情嚴重。東華協助賑災並籌得超過十萬元善款,兩廣總督張之洞於是奏議光緒皇帝御賜牌匾以示表揚。「萬物咸利」牌匾由光緒皇帝親點翰林代筆,「萬物咸利」四字也是在木上雕刻出來,御璽鈐印於牌匾正中,並且鋪上金箔。印璽上方有一個立體金龍頭,是雕刻好之後,以入榫的方法嵌入牌匾。牌匾由一整塊樟木雕刻而成,高一百二十二厘米,長三百八十四厘米,約重二百五十公斤。
是次展覽亦展出東華三院由光緒皇御賜的另一塊牌匾「神威普佑」,極具歷史價值。「神威普佑」意思是神威護蔭、普佑眾生,現懸掛在上環文武廟。中國內地五個省份於1876至78年間(清朝光緒二至四年)旱情嚴重,東華籌得十六萬元善款救濟災民,因此獲皇帝表揚,於1879年御賜該牌匾。
是次展覽顧問丁新豹博士表示,兩塊由皇帝御賜的牌匾奠定了東華醫院在當時國家舉足輕重的地位,亦體現了中國人有數千年來慈善的傳統。市民透過是次展覽,將可透過牌匾等多項珍貴文物認識到華人行善的悠久歷史。
「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展 覽
日 期:2010年10月27日至2011年1月17日
地 點:九龍尖沙咀歷史博物館
開放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6:00 (休館日:星期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