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 10月號
- 主席感言
在十月份,我們有好幾項具特色的服務、籌款和宣傳計劃相繼開展,當中包括在超級颱風威脅下順利舉行的「歡樂滿東華觀瀾湖高爾夫球慈善大賽」、與花旗集團攜手推行的「希望戶口」社區扶貧計劃、以舞台作為媒介讓年青人編織夢想的「原來生命……」青少年自家創作音樂劇。此外,本院請來140周年慈善大使郎朗為東華學生主持「大師級學堂」和探訪逾百名長者;當然,不能不提的是創本港先河、以慈善作為展覽主題的《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大型展覽。
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親筆書寫「香江有情」送給東華三院,這四字墨寶象徵了東華在一百四十年來與香港人休慼與共、風雨同路所建立的深厚感情。前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博士在他的新著作中寫道:「東華三院已經成為香港慈善事業的代名詞。這頂桂冠,是經年累月,一點一滴的善行打造成的。」
在開幕禮上,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暨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陳福今先生對「慈善」作了清晰的詮釋。他謂,隨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發展,國家更加需要支持和促進慈善事業,因為第一可幫助國家達至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醫療衞生服務的目標,讓國民共同富裕;第二可建構和諧社會,改善貧困群體、緩解社會衝突;最後藉着發揚慈善精神可推動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兼富人道主義的和諧世界。
《香江有情》展覽是東華三院慶祝一百四十周年的重大慶典。在此回顧與前瞻之際,我在細味陳福今主任以「風起正揚帆,潮闊好行船」祝福東華三院的詩句。慈善事業的桂冠一定要傳承下去,願東華情、東華精神,在香江生生不息!
東華三院主席梁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