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 10月號
- 香江有情 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
27.10.2010 – 17.1.2011 重塑過往色彩 回味香港故事

本港最大型的慈善專題展覽《香江有情 – 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於10月26日隆重開幕。香港在過去一百四十年間,無論在政治、經濟及社會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香江有情》展覽將讓觀眾近距離觀賞香港社會的變遷,並藉此了解本港在世界華人慈善網絡中的樞紐地位,對香港故事以至世界華人歷史有更深入的認識。開幕當日,本院特別請來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暨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陳福今先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詹永新先生、民政事務局曾德成局長、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馮程淑儀署長及本院梁定宇主席主禮,以慶祝東華三院成立一百四十年周年。

陳福今主任於致詞時代表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暨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對東華三院創院一百四十周年致以熱烈祝賀,並謂東華醫院(東華三院前身)的成立,標誌着香港華人慈善醫療事業的開端。百多年來,東華始終與祖國保持緊密聯繫,籌募善款賑濟受災同胞。他指出,隨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發展,國家更需要支持和促進慈善事業的大力發展,一方面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方面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及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東華三院一向注重保存、研究和整理本身歷史,在戰前政府檔案大量散失的情況下,東華保存的文獻可謂是了解香港歷史發展的重要鑰匙。廣華醫院舊大堂於一九七○年活化成為「東華三院文物館」,用作保存及展示歷史文物。曾德成局長致詞時讚揚東華三院把珍貴的文物妥為保存,近年更把收藏多年的歷史檔案對外公開,並把文獻資料加以整理,結集成書。這個展覽將展出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料,讓參觀者進一步了解東華三院與香港社會一同經歷的轉變。


本院梁定宇主席表示,從東華浩如煙海的典籍中,體會到東華如何配合社會變遷,回應社會的訴求,東華三院實實在在與香港同步成長,他期望透過這次展覽,使這份慈善精神傳承下去。
是次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東華三院合辦、歷史博物館及東華三院文物館籌劃,共展出二百五十件珍貴歷史文物,從醫療、賑災救濟、教育、社會服務、海外華工原籍歸葬及文物保育等各方面,介紹東華三院百多年以來對香港社會的貢獻。
配合是次展覽,展覽期間將舉行系列講座:
講題一: | 11月13日 下午三時至五時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丁新豹教授 香江有情:香港歷史上的大災難與東華三院的救災角色 |
講題二: | 11月20日 下午三時至五時
西體中用:香港醫療服務的現代化(1930-1970)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何佩然教授 |
講題三: | 12月11日 下午三時至五時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歷史講座教授梁其姿教授 近代廣東中醫藥與善堂發展(1870-1940) |
展覽地點: | 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歷史博物館 |
開放時間: | 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7時,逢星期二休息(公眾假期除外)。 |
入場費: | 十元,全日制學生、高齡人士及殘疾人士半價優惠,星期三免費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