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 10月號
- 廣華醫院一百年 感動香港 打動人心
廣華醫院扎根於香港一百年,在過去一個世紀一直心繫社會,時刻以保衞市民健康作為己任。1911年10月9日辛亥革命前夕,廣華醫院建成,成為九龍及新界的第一間醫院。2011年是廣華醫院服務社會一百周年,適逢亞洲電視舉辦《2011感動香港年度人物評選》,廣華醫院獲本院提名,並已成功晉身「感動香港」候選人/機構之列,讓香港市民及年輕一代一起認識廣華一百年來在本港醫療史上走過的足印。
《2011感動香港年度人物評選》現正接受公眾投票,請立即登入亞視網站http://www.hkatv.com/或到指定地點索取投票表格,投入您的神聖一票,支持廣華醫院!
投票日期:2011年9月12日(星期一)凌晨12:00至11月13日(星期日)晚上11:59
在過去一百年來,廣華醫院一直承傳東華三院的核心價值,發揮「救病拯危」精神和履行「贈醫施藥」的宗旨,為市民提供免費中、西醫普通科門診和免費西醫專科門診服務,是目前本港提供免費門診服務人次最多的醫院。廣華醫院揉合優良傳統,並不斷創新;不但兼備多項專科服務,亦鼓勵跨專業合作以及培養多元中西文化。
廣華醫院在中西醫結合治療亦擔當重要角色,院內的醫護人員與東華三院的中醫師合作,開展多項中西醫藥治療研究及治療方案,減少病人的痛楚,其中對醫治糖尿足的成效尤為顯著,挽救病人免除截肢之苦。
![]() |
攝於1930年前後的廣華醫院。
醫護人員尤其關顧基層病者,扶持他們逐步康復,除盡顯「醫者父母心」的仁愛精神外,亦與病者同行,在對抗病魔期間與他們建立了難能可貴的友誼,這從旺角槍擊案「無味神探」的康復事跡中可見一斑。2003年,沙士源頭病毒首先入侵廣華醫院,但憑着醫護人員上下一心,院方最終阻止病毒在醫院內散播 ; 隨後廣華醫院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臨床研究服務中心的中醫團隊,更加入支援廣東省兩位中醫教授來港治療沙士患者。
廣華醫院為我們締造的觸動人心的故事,可謂數之不盡。
《廣華醫院-廣濟華胞》播放時間
亞洲電視本港台
9月21日(星期三) 8:30 pm – 9:00 pm(首播)
9月22日(星期四) 2:00 am – 2:30 am(重播)
9月22日(星期四) 5:30 am – 6:00 am(重播)
9月22日(星期四) 3:05 pm – 3:30 pm(重播)
亞洲電視亞洲台
9月22日(星期四) 8:00 pm – 8:30 pm(重播)
影片重溫,請登入亞視網站http://app2.hkatv.com/v5/video/video.php?p=809,收看第九集廣華醫院﹣廣濟華胞。
檔案揭秘 – 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
歷史可以是這麼近又那麼遠(一)
九龍登打士街一個夏日的下午,如常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由彌敦道轉入登打士街,向右拐,便是廣華醫院的東華三院徐展堂門診大樓入口。廣華醫院,一座鬧市中的平民醫院,在小市民的喧囂聲中,已經屹立了一百年。
快到下午五點鐘,取藥的籌號接近過千,但門診部大堂仍坐立着二、三百人。很多老人家,有些坐着輪椅,有些扶着手杖,疲憊地等着取藥。他們多是八十歲以下,及二戰後嬰兒潮的一代,現時難免老弱;可他們卻是建設香港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如果坐下攀談起來,他們對日佔時期、60年代的制水和暴動、70年代的經濟起動、80年代的回歸動盪、90年代的中英爭拗等等,都能如數家珍,因為此身正在紅塵,歷史,可以是這麼近。
![]() |
《1911年度廣華醫院緣起及徵信錄》
然而回到1911年,能夠親歷的人,都要百歲過外,世上少有了。這時,歷史一下子便變得很遠。既未能親歷,如要感受一下當時的氣氛,便要靠書本和圖片。
看《廣華醫院緣起》及其多年的《徵信錄》,完全可以感受到主事者的「斤斤計較」,艱苦經營。他們努力工作,每周開會;看他們的會議紀錄,就像看那個時代的周記,恍如親歷其境,感受到當時的人情世態,歷史,又突然變得這麼近。
你可知道︰廣華醫院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編者按︰《檔案揭秘》是由本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撰寫的系列文章,由今期起於《東華通訊》連續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