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一三年 七月號
- 主席感言
某日讀報,得悉有八隻黃牛在大嶼山懷疑被汽車撞死。出事後,有兩隻死裏逃生的牛媽媽, 以舌頭舐死去的小牛,徘徊不忍離去。舐犢情深的故事,觸動香港人的同情心。有人籌款尋肇事者,亦有人在事發地點拜祭, 可見香港人關懷同情之心,無分物我界限。
東華三院多年來的服務,正正發揚了香港人這種大愛無疆、關懷弱小的精神,哪裏有需要,我們的觸鬚便伸延至哪裏。尤其面對無助的老幼,他們正值人生最需要愛護的階段,東華前線人員不僅給予無私的照顧,更在心靈上時刻緊貼服務使用者,與他們經歷重要階段。
有別於外地如美國的長者多在安老院舍中終老,香港長者多在醫院逝世。原因是香港受制於某些條例及指引,一般安老院舍若發現末期病患長者病情不穩,必須召救護車送往急症室,令老人家最後一刻仍然要為不必要的救治奔波,亦徒添家人的焦慮。
有見及此,東華三院自2009年開始推行「晚晴服務試驗計劃」,為患有末期病症的長者提供到診紓緩服務,老人家們毋須轉送往醫院飽受不必要的折騰,並在熟悉的照顧員及生活環境下,以較有尊嚴的方式在護老院終老,在溫暖及關愛中,渡過生命最後的時光。
晚晴服務計劃在瑪麗醫院急症室的全力支持下,在第一年的試驗計劃裏,為二十三位末期病患長者提供到診及紓緩服務,部分計劃參加者已決定選擇留在護理安老院被照顧直至終老。未來,東華三院會進一步推動醫社合作,期望各區的醫院及其他護理安老院舍也能加入,達到「能者善生、去者善終、留者善別」的目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東華三院不僅關懷老人家,也愛惜兒童及青少年。面對社會上愈來愈多單親及破碎家庭,小孩子缺乏家人照顧的情況下,東華將於本年內繼續拓展「兒童之家」服務,致力提供兒童住宿及照顧服務,包括個案輔導、治療小組、就業輔導、社交技巧訓練等,讓無依或有特別需要的小孩也能得到應有的愛護。
東華三院因應社會的變化,發展靈活多變的服務,我們巨細無遺的心思,體貼到沉默無助社群的需要,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服務,更會照顧每個微細之處,充分體現香港人無微不至的愛,惠澤社會各階層。
東華三院主席陳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