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一三年 七月號
- 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 響應「香港國際博物館日」及「國際檔案日」
國際博物館日推多項節目傳承文化
國際博物館協會於1977年將每年的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亦從2001年起於每年5月中旬舉辦「香港國際博物館日」,向市民推廣博物館的活動及服務,以及喚起公眾關注博物館在社會的重要角色。
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回憶+創意)=社會變遷」,突顯博物館彰顯的普世價值及它們對社會的積極影響。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轄下的東華三院文物館於5月18及19日推出了多項免費特備節目,包括文物館導賞團、「迷你牌匾DIY」親子工作坊、「東華三院醫療及義莊文獻精選」講座及東華電影《東風破》電影欣賞等,與公眾分享東華與香港的歷史;並設立「按讚有禮」的臉書專頁活動,鼓勵公眾瀏覽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臉書,了解東華三院源遠流長的歷史及文化工作。
![]() ![]() |
![]() ![]() |
東華三院陳兆民中學的文物館大使為「2013年香港國際博物館日」提供導賞服務。
![]() ![]() |
![]() ![]() |
「迷你牌匾DIY」親子工作坊
![]() ![]() |
「東華三院醫療及義莊文獻精選」講座
國際檔案日細說歷史故事
歷史檔案背後蘊藏豐富的歷史故事。6月1日,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參加由香港檔案學會舉辦的2013年國際檔案日「香港歷史檔案:你的故事可成為我們的歷史」展覽及專題講座,介紹東華獨有的東華義莊文獻,並於講座中分享東華三院文物館義工和學者近年追尋文獻背後故事的成果,為一段上世紀以香港為樞紐的華人歷史開發更多資料來源。今年的展覽共吸引十一個機構參與,配合多場專題講座,讓公眾從不同層面探討歷史檔案在現今社會的角色。
![]() ![]() |
「從一份檔案說原籍安葬的故事」,借一封1934年美國三藩市合和會館的來信,檔案及歷史文化總主任史秀英女士道出先僑落葉歸根的故事。
![]() |
東華義莊文獻是香港獨有的文化遺產,展覽簡介東華三院文物館珍藏由1915年至1977年間共二百三十四項義莊的歷史檔案,包括東華與各地的往來書信、出入義莊的紀錄和環球運輸文件等,並介紹文獻修復的工作。
![]() ![]() |
![]() |
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攤位展示義莊文獻部分複製品,讓公眾「親身接觸」昔日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