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一四年 一月號
- 「慈善與醫療:東華三院的經驗對華人社群的啟示」學術研討會
隨著過去一世紀全球人口老化及急劇增長,老年及婦幼醫療隨之日漸備受關注, 並在慈善醫療服務範疇佔重要地位, 對世人在生、老、病、死的過程及生活素質起深遠影響。從認識過去歷史,鑑古知今,可會對未來的慈善醫療發展去向有所啟發?
身為香港贈醫施藥歷史最悠久的醫療機構,自1870年成立以來,東華三院致力為港人提供中西醫療衛生服務,風雨無間,凝聚本地醫療發展史的精結。為探討十九世紀末以來,華人慈善機構有關婦女懷孕和生產、撫育嬰幼兒以及照顧長者醫療服務的演變過程,東華三院、香港中文大學梁保全香港歷史及人文研究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合辦「慈善與醫療:東華三院的經驗對華人社群的啟示」學術研討會,獲協辦機構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及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支持,邀得二十位本地及國際知名學者、專家發表論文及參與討論。研討會由東華三院陳婉珍主席及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霍泰輝教授擔任主禮嘉賓。
陳婉珍主席致詞時表示自1870年通過的《華人醫院則例》成立的東華醫院,既是一所以現代醫院概念面世的醫療機構,也是一個以西方法律為管治基礎的華人慈善組織。這個中西文化交織的不平凡開端,和其後配合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軌跡,使東華一百四十三年來在世界華人組織中享有獨一無二的地位。東華三院在照顧市民生、老、病、死的過程中,東華沉澱着的智慧和人文精神,很值得多方學者研究以至港人用心體會。
研討會中回顧華人慈善機構醫療服務的歷史,比較中西醫在治療婦產科、幼兒科及老人科的異同。更有來自台灣及日本的教授參與研討會,分享不同地區在高齡醫療服務方面的經驗。
![]() |
各學者於研討會中回顧華人慈善機構醫療服務的歷史。
陳婉珍主席(前排右三)、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霍泰輝教授(前排右二)、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梁元生教授(前排右一)、香港中文大學梁保全香港歷史及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何佩然教授(前排左三)及與會者於研討會上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