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孫明揚局長與東華三院探討香港政制發展
鑑於香港未來的政制發展深受社會關注,東華三院於六月十五日舉行午餐會並邀得教育局局長孫明揚GBS太平紳士蒞臨向本院董事局及屬下中學校長介紹香港政制發展。
東華三院主席兼名譽校監梁定宇先生致詞時表示,東華屬下學校除了透過正規科目如小學常識科和中學通識教育科推行公民教育外,並會舉辦各種公民教育活動和服務學習,更會藉着社會發生的事件,特別是深受社會關注而又有不同觀點的議題,引發學生討論和探究,培養年青人關心社會的精神、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思考論辯的方法。梁主席希望東華各校能抓緊政策發展的良好時機,在學校深化和推廣公民教育。
孫明揚局長致詞時表示,近日一連串政改方案宣傳活動讓他親身感受市民對香港政制發展的期望及意見。當中有部分市民不接受政府的建議方案,認為它不夠進取,甚至將它形容為一個倒退的方案;但亦有不少市民認同及支持政府的建議,希望方案在表決時能夠順利通過,讓香港政制可以持續發展。孫局長曾到多所中學講解政制發展,亦同樣聽到正反兩方面的意見;最令他鼓舞的,是同學們對這個課題有深入的認識,準備充足,而有關的提問亦有很高的水平。這正切合「起錨」行動的目的,即是要引起市民對政改方案的認識及關注,進行具建設性的討論和溝通,齊心邁向雙普選的目標。
孫局長闡釋2012年政改方案是朝着普選的最終目標邁進,因為其中增加了民主成份及選舉的代表性。屆時,五個新增議席分配給地區直選,另外五個新增功能界別議席則由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傳統功能界別選舉產生的議員的比例將會由50%減至40%。孫局長明白社會上部分人士對現存功能界別安排有一些意見甚至不滿,但重申功能界別的存在有歷史原因,很多功能界別的議員能夠將界別的聲音和關注帶入議會,體現了均衡參與的精神,使議會的討論更全面,在關乎整體社會利益的問題上也能顧全大局。此外,社會上對於功能界別的存廢、對於是否需要改良這個制度以符合普選要求,仍然意見紛紜,缺乏普遍共識。而政府亦多次表明現行功能界別的安排不符合普及和平等的原則,在實行立法會普選的時候,不能延續。
孫局長詳盡的演說,引發與會人士對政制發展的關注,場內部分校長均踴躍發問,討論氣氛熱烈。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百多年,東華的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223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19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50間學校及148個社會服務單位,涵蓋安老、兒童及青少年、復康及公共服務;另東華三院文物館負責宣揚東華歷史、修復和保存機構檔案以推動保護文化遺產的工作。
* 完 *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2859 7853與東華三院企業傳訊主任劉冠華女士聯絡。
東華三院學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暨董事局副主席施榮恆 (左)致送紀念品予教育局局長孫明揚GBS太平紳士。右為東華三院主席兼名譽校監梁定宇。
教育局孫明揚局長講解政制發展方案。
東華三院屬下中學校長就政制發展方案踴躍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