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

Media Centre

東華三院與香港浸會大學及醫院管理局開設中醫教研中心發揮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功能 集醫教研造福市民

東華三院今天於何文田愛民邨舉行「東華三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教研中心(何文田)」開幕典禮,邀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教授、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醫生GBS太平紳士、香港衞生署署長林秉恩醫生太平紳士及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志輝教授SBS 太平紳士主禮;東華三院主席張佐華、香港浸會大學署理校長陸大章教授及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胡定旭GBS太平紳士亦親臨主持開幕儀式。

東華三院秉承百多年發展中醫藥的傳統,並配合社會不斷轉變的需要,自一九九七年起積極推動中醫藥現代化,促進中西醫療作業的融合,建立與世界醫學交流網絡以及支持發展中醫專業培訓架構。東華三院是次與香港浸會大學及醫院管理局共同於九龍城區成立中醫教研中心,讓九龍城區居民享用到優質中醫服務之餘,亦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生提供良好的臨床習醫和科研的環境,致力培育本地年青中醫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教授致詞時表示,香港的中醫藥事業,在香港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及全體中醫藥業界共同努力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三方合作的中醫教研中心更是具有香港特色的中醫診所模式,推動了中醫藥走進香港的社區,讓更多民眾了解、信賴及選用中醫藥,有利於中醫藥的普及化及現代化;他希望東華三院繼續推動中醫藥持續的科學發展,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

東華三院主席張佐華表示,位於何文田愛民邨的「東華三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教研中心(何文田) 」是東華三院屬下第六間中醫教研中心,亦是政府透過醫院管理局資助的第十六間中醫教研中心。中心位於九龍城區的愛民邨,標誌了東華三院的中醫服務走向社區,肩負社區醫療健康工作,繼續本着救病拯危的宗旨,發揮東華中醫服務的特色,為民眾健康作出貢獻。

中心佔地約五百平方米,提供中醫內科門診及針灸服務;共設九間診症室,提供不同科類的中醫醫療服務,包括內科、婦科、腎科、心腦血管科、消化系統科、呼吸系統科、腫瘤科、皮膚科、內分泌疾病等 ; 另設針推中心,共置十二張治療床及四張治療椅,為來診人士提供針灸治療,適應症包括痛症、面癱、中風後遺症、類風濕關節炎、失眠、婦科、內分泌及消化系統疾病等。中心內的中藥房提供中草藥及中藥濃縮顆粒沖劑,全面照顧病者的需要。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百多年,東華的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超過230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23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51個教育服務單位及151個社會服務單位,涵蓋安老、兒童及青少年、復康及公共服務;另東華三院文物館負責宣揚東華歷史、修復和保存機構檔案以推動保護文化遺產的工作。

* 完 *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2859 7860與東華三院企業傳訊處聯絡。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教授(左二)、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醫生GBS太平紳士(左三)、香港衞生署署長林秉恩醫生太平紳士(右一)及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志輝教授SBS 太平紳士(右三)、香港浸會大學署理校長陸大章教授(右二)、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胡定旭GBS太平紳士(右四)及東華三院主席張佐華先生(右一)於東華三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教研中心(何文田)開幕典禮上合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教授(左二)、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醫生GBS太平紳士(左三)、香港衞生署署長林秉恩醫生太平紳士(右一)及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志輝教授SBS 太平紳士(右三)、香港浸會大學署理校長陸大章教授(右二)、香港醫院管理局主席胡定旭GBS太平紳士(右四)及東華三院主席張佐華先生(右一)於東華三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教研中心(何文田)開幕典禮上合照。

嘉賓參觀東華三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教研中心(何文田)的設施。

嘉賓參觀東華三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教研中心(何文田)的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