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蔡爾雅畫展開幕典禮
東華三院與著名絹畫家蔡爾雅為推動慈善,攜手籌辦「蔡爾雅絹畫展」,以「氣韻生動才真似」命名,共展出蔡爾雅個人珍藏絹畫六十幅,透過義賣其作品,所籌得之善款捐助有需要的社會大眾。是次畫展展期由三月五至七日,為期三天。其開幕酒會於三月五日假香港文化中心隆重舉行,並邀得蔡爾雅及其父親蔡伯勵老師蒞臨主禮。
東華三院陳文綺慧主席致詞時讚揚蔡爾雅先生的善心,並感謝其父親蔡伯勵老師的引薦,令本院能與蔡爾雅先生攜手推動慈善,舉行是次畫展。陳文綺慧主席更鼓勵社會上各屆人仕除了欣賞蔡先生六十幅不同時期的珍貴絹畫外,亦可於展期後購買喜歡的畫作,以善款繼續支持東華三院的善業,共襄盛舉。
蔡爾雅為人慷慨尚義,於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九年期間,每年均捐出一幅名畫予「歡樂滿東華」節目義拍籌款。歷屆捐贈之作品非常豐富,所籌得的善款累計超過一百一十三萬,用於支持東華三院的各項社會服務,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弱勢社群。
他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佛學、堪輿學等甚有研究,又曾旅居歐洲三十多年,深受西方文化薰陶,再加上家學淵源,對中西繪畫精神心領神會,故今次展出的六十幀珍貴絹畫均具中西兼容之貌。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百多年,東華的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247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25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51個教育服務單位及165個社會服務單位,涵蓋安老、兒童及青少年、復康及公共服務;另東華三院文物館負責宣揚東華歷史、修復和保存機構檔案以推動保護文化遺產的工作。
* 完 *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2859 7482與東華三院企業傳訊處聯絡。
東華三院主席陳文綺慧(右二)、著名絹畫家蔡爾雅先生(右一)、其家父蔡伯勵老師(左二)及東華三院李鋈麟總理為畫展進行剪綵儀式。
東華三院己酉年主席黎時煖太平紳士(右二)、東華三院陳文綺慧主席(右三)、著名絹畫家蔡爾雅先生(左三)、其家父蔡伯勵老師(中)與其他嘉賓於畫展上合照。
著名絹畫家蔡爾雅先生向嘉賓分享心得及介紹其中一幅珍藏絹畫-「雙魚圖」。
蔡爾雅畫家簡介
|
蔡爾雅先生祖籍廣東省順德縣龍江鎮,1949年生。幼年隨父母移居香港,高中期間得美術老師梁石峰先生的啓蒙,後隨鄉彥陳荊鴻先生習詩文書法,奠定對中國文藝興趣,1973年赴台灣中國文化學院攻讀美術,得歐豪年、田曼詩、金伯勤、吳學讓、江兆申、李奇茂、史紫忱等授教花鳥山水書法,又隨曉雲法師(高劍父學生)學佛及嶺南畫法,並於七十年代獲推薦到比利時深造,畢業於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
蔡氏能操英、法、國語、及粵語。於比利時曾任比利時高級漢學院中國畫教授、魯汶大學東方學院助理教授及皇家職業藝術家協會會員等職。
蔡氏潛心藝事數十年,旅歐三十多年,受西方文化浸淫日久。於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時得到比利時抽象畫大師Claude Lyn和超現實主義大師Demunder的指導,對中西繪畫精神心領神會;又因家學淵源,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佛學、堪輿學等頗有傳承及鑽研,故其畫作能具中西兼容之貌。蔡氏的絹畫無論花鳥、動物還是山水均清新脫俗,筆墨中兼工帶意,既有古法又有今情,精微之中盡見雋永意象,令其作品衍發出一種“圓滿”的精神及靈動的氣韻。
經歷與活動
蔡爾雅七十年代初赴歐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成功舉辦多個個展,由此奠定蔡氏在彼邦的藝術地位,二十多年來蔡氏被邀請在比利時安特衛普、魯汶、NAMUR等城市,美國路易斯安那州BATON ROUNGE市,德國的波恩市,波蘭ELBLAG市等多個國家和城市舉辦畫展並進行學術交流,為歐美地區推廣中國文化不遺餘力。
1983-1992年 | 於比利時皇家藝術歷史博物館附屬高等漢學院任中國畫教授並於該館舉辦師生聯合展覽 |
1992年 | 於比利時布魯塞爾Schaerebeer(史嘉碧)市政廳舉辦個展 |
1993年 | 於香港大會堂舉辦個展,同年任教於比利時魯汶大學東方學院中文系 |
1994年 | 台灣台中市文化中心個展 |
1995年 | 香港大會堂個展 |
1997年 | 應日本香港經濟貿易發展局邀請為配合九七香港回歸文化活動於大阪市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及Royal Hotel of Osaka舉辦個展;同年由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僑務秘書長劉紅兵先生推介參加在北京舉辦的“世界華人書畫大賽”被評選入圍 |
1998年 | 為故鄉順德龍江鎮鎮政府新建政府大樓會《雙龍圖》(350cm×218cm) |
2000年 | 參加由台灣教育部及國建會主辦,駐比利時台灣文化中心協辦的第十二屆歐洲華人研討會並發表論文 |
2002年 | 應駐比利時台灣文化中心政務代表劉祥浦先生之邀前往波蘭Elblag市聯展 |
2005年 | 離開僑居三十二年的比利時返回中國故鄉順德龍江鎮為父親統籌主理“仁園” |
2011年 | 於廣州藝術博物院舉辦歸國後首個個展 |
1998-2009年 | 每年均捐贈一幅作品予香港慈善機構“東華三院”舉辦的大型慈善活動“歡樂滿東華”做義拍籌款,惠助社會上有需之士 |
主要獎項
1971年 | 台灣青年書法比賽 第一名 |
1976年 | 比利時皇家職業藝術家協會主辦“歐洲美術大賽Les arts en Europe” 榮獲第二名 |
1977年 | “歐洲美術大賽Les arts en Europe”榮獲銀章獎 |
1978年 | “歐洲美術大賽Les arts en Europe”榮獲銅章獎 |
1985年 | 法國巴黎“ANPADT”協會主辦“國際絹畫比賽”第三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