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行善無界限」155周年傳媒午宴
秉持創新理念 拓展慈善服務 構建共融社會
(香港,2025年8月15日)東華三院於8月15日在東華醫院李兆忠紀念大樓地下禮堂舉行「行善無界限」155周年傳媒午宴,邀得各傳媒友好,以及乙巳年董事局成員和管理層共聚一堂,相互交流,讓傳媒友好更深入了解該院各項服務重點及最新發展。
傳承慈善初心 拓展五大服務範疇
東華三院主席何猷啟先生於午宴致辭時表示﹕「今年的傳媒午宴以『行善無界限』為主題,藉以傳遞東華三院155年來秉持初心,無分界限地服務社群的慈善精神。我們不斷拓展服務範疇,涵蓋醫療、教育、社會服務、歷史文化保育及公共服務五大範疇,並以創新思維推動多元化發展,惠澤廣大市民。」
何猷啟主席續稱:「東華三院一直積極與本地社區團體、機構以及內地單位,尋找協作及交流機會,提升服務質素。」為讓各項服務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該院透過參訪團、研討會及簽訂合作框架等多方途徑,加強與內地各方面的溝通協作,並連續三年舉辦「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及積極推行國民教育,讓員工和屬校師生更了解國家發展概況和新機遇,以及培養家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東華三院服務發展與時俱進,持續引入創新元素。於活動上,何猷啟主席簡介該院多項重點服務的發展,包括獲批營運中西區地區康健中心及三間樂妍站、廣華醫院重建計劃的最新工程進展、出版「東華三院德育拓展課程」專刊、興建兩所全新特殊學校校舍、營運青年宿舍計劃項目「東華•南昌匯」、簡約公屋及過渡性房屋項目的發展,以及多個歷史文化保育和推廣活動等。(詳見下頁列表)*
8‧20東華三院賣旗日 凝聚社會支持
適逢8月20日(星期三)為該院一年一度的全港籌募活動「東華三院賣旗日」,何猷啟主席亦向在場傳媒友好介紹今年的賣旗日。為呼應155周年主題「行善無界限」,特別邀請本地藝術家Thomas Napoleon設計一套6款的紙旗,以清新水彩風格生動呈現該院在醫療、教育、社會服務、籌募活動、歷史文化保育及公共服務。設計更以155周年綵帶圖案串連,象徵東華三院團隊在慈善路上同心協力,屢創可能。
何猷啟主席又提到今年成功招募了接近一萬名義工,當中包括該院55間屬校的學生及超過100間企業及團體響應支持,令人鼓舞。今年更特別推出「155周年紀念版金旗」,凡捐助指定金額成為金旗捐款人,可獲贈此極具收藏價值的紀念品。而社交媒體活動亦相繼展開,包括趣味短片、小遊戲及心理測驗,參加者更有機會贏取限量版紀念品,如摺疊手提袋、多層文件夾及磁吸移動電源。詳情請追蹤該院社交平台(@tungwahgroup)。
此外,該院今年繼續招募「線上賣旗義工」。由2025年7月起至9月8日,公眾可以透過該院賣旗活動專頁https://flagday.tungwah.org.hk,登記成為「線上賣旗義工」,取得專屬的「線上旗袋」捐款連結,並透過手機通訊軟件或社交平台分享,呼籲親朋好友捐款支持。每名「線上賣旗義工」成功籌得港幣100元或以上之善款,均獲發電子義工證書乙張。首3名最高籌款額之線上義工更可參與9月份之義工嘉許禮,並獲頒發「最高線上籌款獎」獎盃、嘉許狀及「東華三院155周年紀念版八達通」乙份。
何猷啟主席呼籲社會大眾踴躍支持東華三院賣旗日,善款將用作支持該院各項社會福利及教育服務的發展,希望市民一同支持賣旗,將關愛帶給更多有需要的人,展現「行善無界限」精神。
賣旗日活動專頁
*東華三院最新重點服務發展
醫療衞生服務 |
|
教育服務 |
|
社會服務 |
|
歷史及文化保育 |
|
公共服務 |
|
房屋發展項目 |
|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155年,東華三院在醫療、教育、社會、歷史文化保育及公共服務方面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392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37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及1個社區藥房、60個教育服務單位、257個安老、青少年及家庭、復康及社會企業/創新的社會服務單位,3個過渡性房屋計劃、1個地理空間實驗室(營運伙伴)、1個回收便利點、兩個肩負守護和保育本地歷史文化重任的服務單位,分別為東華三院文物館和東華三院何超蕸檔案及文物中心,以及25個提供殯葬及廟祀服務的公共服務單位。
*完*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 2859 7453與東華三院企業傳訊科聯絡
圖一:東華三院主席何猷啟先生(第一排左四)、董事局成員與行政總監蘇祐安先生(第二排右一)於傳媒午宴上,呼籲市民支持8月20日的「東華三院賣旗日」。
圖二及圖三:在東華三院「行善無界限」傳媒午宴上,東華三院主席何猷啟先生與多位傳媒友好見面交流,並簡介該院多項重點服務的最新發展。
圖四:東華三院8月20日賣旗日紙旗圖樣。
圖五:155周年紀念版金旗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