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0九年 十一月號
-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 當學生愛上音樂
今年的豬流感疫情,沖洗去學生原來暑期生活的繽紛色彩。為了抗阻流感病毒入侵校園,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亦取消了籌備已久的「校友回歸音樂會」。但流感無情、人間有愛,當疫情稍緩,校友回歸音樂會的籌委會便重拾動力,以驚人的速度再度凝聚舊生、學生及家長。8月29日,音樂會在學校禮堂舉行,圓了學校傳承音樂文化傳統的夢,亦見證了不同年代學生因音樂牽引的回歸。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即將踏入建校五十周年,學校的高級管樂團原來亦有四十年的歷史,足證音樂無論在課程、學生活動以至在校園內都佔重要的地位。由於得到歷屆董事局的支持,高級組管樂團多年來在校際管樂節及校際音樂節均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自2001年起,學校開始推行「一人一音樂活動」計劃,所有中一、二年級學生必須選修一種樂器或聲樂,為其後於2004年成立的初級管樂團打造良好的基礎。至於在2007年成立的弦樂團,更成為後起之秀,在連續五年的香港青年音樂匯演中獲取銀獎。三三四新高中學制於今年9月起在中四年級推行,學校共開辦九個屬不同藝術領域,包括管弦樂的「其他學習經歷」項目,讓學生可選擇延續在樂器演奏的訓練,深受學生歡迎。
今年9月,學校的樂團應第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組委會及中國旅行社的邀請,為本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並得以進入上海少年宮,即國父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女士故居內氣派盎然的大廳中作出表演,這是不少青年演奏者夢寐以求的。在此之前,樂團成員足跡已及維也納、倫敦、新加坡、大阪、橫濱、北京、廣州、深圳、台灣等地演出及進行音樂文化交流。學校音樂科主任盧世昌老師說:「有些同學出訪的經驗較豐富,會在途中照顧低年級的同學。我們確信,外訪經歷能加速個人的成長。在最近一次上海之行,同學在離開上海返港的一天,竟然能在短短的一句鐘把二十多件大大小小的樂器包裹妥當(正常來說需耗用四小時!),再把樂器挪動到機場付運。當時同學展示的默契、團隊精神和全情投入,讓老師驚覺同學在多次的音樂交流旅程中,同時鍛鍊出自尊、自信和互相扶持的良好素質。」
回想早年一些初次出遊外地的中一年級學生,甫步進賓館便得打長途電話回家,焦急的問媽媽如何打開行李箱的鎖;一些同學忘了帶洗澡用的毛巾;一些則不知如何使用賓館淋浴間的設備沖身、洗頭……此刻,對眼前這批行動迅速和老練的同學,盧世昌主任感到無比的欣慰。
原來,校園每天在午間吃飯休憩的時間,隨處會飄起遠遠近近的樂聲──在廊道的一端、在課室的門外、在雨天操場裡,同學會自覺地三三兩兩手執樂器練習,令聽者仿然置身於一所音樂學院,別有一番享受。梁志堅校長對於學校能維持四支樂隊(即弦樂團、初級管樂團、高級管樂團及管弦樂團)和二百多名學生出任樂團成員的現況,感到滿意。他說:「樂團成員的音樂造詣固然重要,但校方更重視他們的學業成績和個人品德修養,因為他們出外表演或比賽時是代表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的精神面貌、也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學生的形象。」
樂團今年9月應邀到上海少年宮(宋慶齡女士故居)作公開表演。
午間時份同學手執樂器自行練習,樂韻隨處飄揚。
![]() |
學校強調同學在上課後才練習樂器,不得影響學業。如個別樂團成員的成績出現下滑,學校會安排他們參加讀書班,由學兄姊「出手」幫忙補習。
張婷婷 全港十大傑出學生
四歲從內地來港的婷婷,在2008年香港中學會考取得五科A的優異成績,最近先後榮膺「九龍城區傑出學生」和「九龍地域傑出學生」,更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傑出學生選舉2009」中獲選為全港十大傑出學生之一。
婷婷以細心的觀察和分析加上對國情、時事的認識,令她從芸芸表現卓越的學生當中脫穎而出。
最欣賞的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先生雖然在六四事件中的處理,被很多人視為一生中的污點,但他一生對國家的貢獻,仍是無庸置疑的。他最大的貢獻是主張改革開放,將我國推入現代化之路。另外,他恢復了全國大學統一入學考試,讓廣大貧困家庭有了另一條改變命運的途徑。
對國家改革三十年的感受:國家改革三十年,對我們來說,不只是一個歷史進程,更是一項悲喜交集回憶:國家走過了不少艱難的歲月,直至今天,改革開放三十年後,國家才算得上穩步發展。無論是長三角或珠三角以至橫渤海等的改變,都標示國家的經濟蓬勃增長;國家成功舉辦奧運,更顯出祖國的逐漸強大。
對中國印象有何新觀感:中國,或許還給予人落後的感覺。但這些年來,奧運會的歡呼、神七飛天的萬丈豪情等的情景,無一不使我們感到興奮雀躍,一份民族情懷亦不禁油然而生。雖然國內仍存有不少問題,但國家仍一直在風雨中砥礪着、成長着。
婷婷認為作為一名學生、年青人,應培養「知國之情、愛國之心、報國之志、效國之行」,怪不得她的志願是將來攻讀法律,一方面汲收更多知識,讓自己識見更廣,將來可幫助國家在完善法制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