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0九年 六月號
- 「東華三院與香港的歷史及發展」資料套 鼓勵學生探究館藏文物 了解本地歷史
東華三院自1870年創院至今已有一百三十九年歷史,多元化的慈善服務在香港歷史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是研習香港歷史不可或缺的一環。東華更是內地與海外華人社會的橋樑,從晚清至近代,內地每遇嚴重天災,均擔當中介角色,結合各地華僑的力量,廣集資源,參與救災。為讓有興趣人士了解本院的發展,東華三院文物館製作「東華三院與香港的歷史及發展」資料套,期望透過文物館館藏的原始檔案,加深使用者對本院歷史和香港社會發展的了解。
在學校教學方面,資料套可引導學生探究東華歷史、東華與香港政治社會及內地關係,並運用不同類型的資料,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如分析東華的歷史圖片、文獻檔案、牌匾、對聯時,學生可結合其他資料進行類比和評鑑,從而培養綜合及分析能力,建立一己的看法。為方便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文物館把相關館藏歸類,並把未能展出的文物及文獻編成「東華三院文物館及館藏簡介」,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藏品及其重要性。
在編寫資料套的過程中,文物館參考新高中課程的通識教育、世界歷史、中國歷史等科目的課程指引,期望為老師及學生提供相關的輔助教材,例如讓學生透過文獻、圖片等資料認識香港歷史及社會的發展。資料套亦嘗試連繫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概念,打破學科的框架局限,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為凸顯東華與香港歷史發展的關係,資料套附有「東華三院與香港的歷史及發展簡表」,方便使用者檢索。
東華三院文物館於5月30日舉行了一場推廣宣傳計劃講座,向中學老師介紹資料套的內容和使用方法。講座當日邀得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博士及前教育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黃浩潮先生分別以「文物和文獻的啟示」及「東華三院與香港的歷史及發展」為題主講。
![]() |
前教育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黃浩潮先生向中學老師介紹如何連繫新高中課程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概念,認識東華的歷史發展進程,及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香港歷史和社會的發展。
![]() |
「東華三院與香港的歷史及發展」資料套正在製作當中,稍後將向全港各間中學派發一套作為教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