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一三年 十二月號
- 「正向工程」心理教育計劃教材套 協助全港中學生拓展有意義及豐盛的人生
東華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服務中心致力提倡學生、教師及家長的心理健康,期望透過一系列的支援服務,協助服務使用者建立良好心理素質,提升面對挑戰的能力。有研究指出最影響青少年快樂指數的是校園生活,反映出學校的正面氣氛對於學生健康成長佔關鍵性的影響。為協助學校促進學生精神健康的發展,中心於2012/13學年,獲優質教育基金資助,於本院屬下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及馮黃鳳亭中學推「正向工程─中學生正向心理教育計劃」(下稱「計劃」),以正向心理學家沙利文教授(Dr. Martin Seligman)的「幸福感理論」為藍本,教導初中學生正向心理學的概念與應用技巧,培養正向思維,強化面對逆境的能力,提升個人「幸福感」(Well-being)。
計劃合共為超過二千三百位學生、教師及家長提供服務。透過由臨床心理學家及註冊社工帶領的「學生及家長講座」、「教師工作坊」、「班主任課」、「P+大使小組培訓」、「閃亮人生紀念冊」、「心靈小品早會分享」、「主題活動週」及「校本展覽」等教育活動,把正向心理學所涉及的範疇滲入學校常規活動中。經過一年的實踐及成效研究,計劃發現學生在「正面情緒」、「投入感」和「意義感」等範疇具顯著的增長。有參與的學生表示,在計劃中學習到培養感恩的心態,領略到生命的意義及價值,為發展豐盛人生奠下基礎。
為推動學校開展正向心理教育,計劃更出版「正向工程──中學生正向心理教育教材套」,並於10月7日假香港理工大學舉行發佈會,並由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講師許娜娜博士與百名教育及輔導同工分享「暴風雨前後的彩虹:正向心理和青少年發展的關係」,許博士以暴風雨比喻為正處於轉變期的青少年,指出正向心理學能作為心理保護的同時,也能成為青少年建立自我的有效策略。為延續計劃成效,中心將把課程發送到全港中學,作為學校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參考,攜手協助青少年建立幸福豐盛的人生。
![]() |
「正向工程」中學生正向心理教育教材套。
東華三院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P+大使。
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P+大使。
![]() |
東華三院教育科學務總主任吳奇壎先生(右)頒發紀念品予主講嘉賓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講師許娜娜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