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 11月號
- 主席感言
踏入11月下旬,隨着《歡樂滿東華》那耳熟能詳的音樂響起,我陸續與一群一群支持《歡樂滿東華》的朋友見面,他們當中包括參與「屋邨屋苑籌款比賽」的住戶、響應義載籌款比賽的小巴、的士司機朋友等。我為這批朋友籌款打氣時,每每聽到一些感人的故事,如其中一位街坊告訴我,她年輕時很貧困,最難忘是進入廣華醫院生孩子的經歷。當時廣華醫院收費特別廉宜,照顧產婦很好,她只需付五塊錢便能享用產房把孩子生下來 ; 所以,她到今天仍然很感激東華三院。
這些感人故事多年來不斷累積,並孕育了市民與東華三院之間一份深厚的感情。這些故事,讓我更深深體會到東華的民間基礎,與我們一直堅持真誠為市民服務是分不開的。普羅大眾多年來為東華三院熱心籌款,他們為《歡樂滿東華》所組織的籌款活動辦得非常出色—逐戶勸捐的,樂此不疲 ; 開門應捐的,也爽快響應,以行動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所以,《歡樂滿東華》不單是一個受歡迎的籌款節目,也是一個建構和諧社區關係、傳揚守望相助精神的平台。
11月,東華三院獲得多個獎項,印證了外界對我們鍥而不捨追求服務品質的肯定。今期的《東華通訊》報導了東華獲頒兩項由香港市民選出的企業品牌大獎、一項傑出企業公民獎、一項義工服務時數獎以及一項長者服務計劃獎。在感到喜悅的同時,我也體會到做實事的重要。我為東華三院仝人感到光榮,亦希望「東華精神」繼續傳承下去,不要辜負外界對東華的期望。
文武廟和東華三院文物館剛成為新頒佈的香港法定古蹟,乘着大眾對文化歷史的興致,我們隨即舉辦一場「東華文物建築大解構」公眾講座,反應熱烈,向隅者眾。自香港回歸後,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市民關心本地歷史。東華三院很高興與香港歷史博物館攜手舉辦了《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華人社會》展覽,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兼東華前任總理陳智思先生在英文虎報刊登的文章道,這個展覽提示了慈善事業在香港發展歷程中扮演的角色(The exhibition serves as a vivid reminder of the role the charity play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city.)。《香江有情》展期至明年1月,大家千萬別錯過這個認識香港發展歷程的好機會。
東華三院主席 梁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