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一三年 八月號
- 主席感言
今年,我們打破慣例,不在酒店舉行一年一度宴請政府新聞處處長及傳媒的周年午宴,而移師到一個樸實溫馨且滿載歷史意義的地方舉行─—具有五十二年歷史並會拆卸重建的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
我們重視與傳媒朋友的關係,因為東華三院與傳媒素有淵源。香港在殖民地時代初期,嚴重缺乏醫療服務,貧病交迫的華人因而要到上環太平山街義祠中無助地等待死亡,直至一天屍臭薰天,被西報記者揭發後,轟動社會,促使港英政府關注。在一群熱心華人領袖一呼百應下,於1870年籌建東華醫院,成為香港首間為華人服務的中醫院,亦成就了東華三院的百年善業。
傳媒朋友是東華的好伙伴,他們走在時代最前線,捕捉社會脈搏,是東華與巿民大眾溝通的重要橋樑。傳媒午宴中,除有黃偉綸處長出席並致詞外,全港各大傳媒好友紛紛前來,與我們一起見證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即將「卸舊立新」的歷史時刻。黃笏南中學管絃樂團奏出多首在「香港青年音樂匯演」和「歐洲青年音樂節比賽」中獲獎的中西作品,令來賓用耳朵和心靈,「立體地」感受東華全人教育的理念。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因校舍不大,體育設施有限,所以集中在音樂領域發展,憑着師生的不懈努力,在海內外成績有目共睹。有見及此,未來新校舍除了有一個千人大禮堂外,更特別建設一個可以容納四百人的音樂廳,就是希望能延續有利於學生音樂表演及綵排的環境。
東華珍視傳統,同時着眼未來,尤其希望藉着今次重建計劃,鼓勵學生參與校內文物保育,希望年輕一代明白「飲水思源」的精神,珍惜前人努力耕耘一同播下的種子,令跨代關愛成為文化承傳的一部分。校內多件具歷史意義的文物將會融入新校舍的建築及設施中,成為連繫不同年代校友的標記。
舊校舍拆卸工程於8月展開;兩年後便會竣工。我們期待新校舍屆時又會有一番全新景象,並寄望黃笏南中學能承先啟後,在未來的育才里程上更光更亮。
東華三院主席陳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