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 6月號
- 少年無懼學障 踏單車闖天地
我永遠記得老師的一句話:「每一個人生存在世界上,一定有他的用處,不要小看自己。」
初小時,我一直認為一個人存在世界上,是否有用處,取決於學業成績,成績越好,用處越多。那時的我,曾於學校考試取得全班第一的成績,證明我對世界是有用處的。可惜好景不常,我的成績開始退步,甚至於課堂上不明白老師所教授的知識,每當我打開書本,我看不明白書本的內容,不能集中精神看書,感到十分疲倦,而且每當我提起筆做功課,筆變得好重,這枝筆如是,那枝筆亦如是,導致我越來越不想做功課、不愛上課、甚至害怕看書,書本簡直如同安眠藥一樣,令我馬上入睡。後來媽媽帶我去看教育心理學家,他們說我患有「讀寫障礙」。
由那時開始,我不愛返學,不愛上課、更不愛做功課,變成世界上沒有用處的人。於是我愛上課發夢、不做堂課、搗蛋、玩弄同學,老師們覺得我是頑皮學生,經常要見訓導老師。記得有一次,我又如常在課堂上搗蛋,訓導老師打電話給我的媽媽,要求媽媽到校帶我離開,以免我再影響其他同學學習。後來,我知道這樣做就可以不用上課、不用做功課,還可在家中看電視和打遊戲機,簡直美妙;所以每當我不想上課,我便會重蹈覆轍,久而久之,我變得很容易發脾氣,情緒容易失控。
中一派位選校時,媽媽參考教育心理學家的推薦,選了東華三院鄺錫坤伉儷中學,中一那年,當我不想上學,便重覆小學時的方法,希望藉此方法回家。可惜,那時的班主任馬惠敏老師,沒有叫媽媽帶我回家,反而請媽媽到校了解我的情況,並與媽媽商討論改善我行為的方法。每當我出現行為問題,老師會利用課餘時間輔導我,教我控制情緒,教我如何與他人溝通,鼓勵我發展其他潛能,教我做人道理。老師對我說:「每一個人存在世界上,一定有他的用處,不要小看自己。」老師更指出一個人的用處,可以是其智慧、可以是其待人態度、可以是其運動能力、可以是其藝術天份、可以是其對他人的貢獻等;不要小看自己,無論是國家的元首,甚或是清道夫,同樣都是為國家貢獻,只是所貢獻的方式有所不同。老師這番話,改變了我多年來錯誤的想法,原來我亦可以做一個有用處的人。
李智城同學(後排左一)獲全港山地單車錦標賽新秀及少年組比賽冠軍。
漸漸地,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學習禮貌待人,嘗試找出自己的其他才能。我發現自己喜愛單車,一開始當我投入這運動時,我每天最少花上三、四小時進行訓練,之後在家人的鼓勵下,我開始參加比賽,參加多個不同山地單車比賽,初時主要在香港比賽,現在更參加由國內舉辦的比賽,成績十分理想。我每次比賽完畢後,都會找馬老師分享我比賽後的感受及喜悅,老師每一次都會鼓勵我、支持我。我現在不會小看自己,因為我是一個有用處的人。
東華三院鄺錫坤伉儷中學 中四班 李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