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 6月號
- 廣華百載情專輯
![]() |
保護醫療文化遺產 ﹣修復1917年廣華醫院冊籍的挑戰
東華三院月前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合辦的《香江有情:東華三院與香港華人社會》展覽,喚起廣華醫院行政人員保護其百年醫療歷史檔案的意識。在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穿針引線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總館長(文物修復)陳承緯先生於2010年12月到廣華醫院冊籍部參觀,就保護廣華醫院早至1917年的醫療歷史檔案向該院中央行政部提供意見。與會者確認,在廣華醫院慶祝成立一百周年之際修復這批豐厚的文化遺產是最合時之舉。承接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東華三院去年為配合展覽,完成一項東華義莊文獻修復計劃,雙方經磋商後決定再度合作進行一項先導計劃 — 修復廣華醫院最早的一本醫療歷史檔案。
![]() |
陳承緯總館長檢驗冊籍的狀況。
5月11日廣華醫院安排了一項簡單的儀式,由廣華醫院醫院行政總監屈銘伸醫生將廣華醫院1917年第一本出入院總冊移交陳承緯總館長進行修復。屈醫生表示,廣華醫院的歷史檔案是重要的文化遺產,為研究香港的醫療系統、地區和社會歷史提供寶貴的資料。他又謂,雖然目前不可能設定開放這批無價之寶的時間表,但希望大家以期盼的心為這目標努力。
![]() |
屈銘伸醫院行政總監(前排左二)移交1917年第一本出入院總冊予中央修復組展開工作。
陳總館長認為,東華三院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長期緊密合作的社區伙伴。由於廣華醫院的醫療檔案應是目前香港最早的同類資料,而他本人又是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委員會顧問,所以毅然接受挑戰。該本出入院總冊有二百多頁,記錄出入院病人的姓名、性別、籍貫、住址、擔保人、病歷等資料。從即場進行的初步檢視結果看來,由於檔案遭受嚴重蟲蛀,封面封底已相當破爛,內頁紙角剝落,報表間格的染色部分化開,修復組需作多項測試始能制訂適切的修復方案。
5月30日,檔案及歷史文化總主任史秀英女士、修復組的陳總館長及廖慧沁館長以及應邀在修復前拍攝檔案的文物館義工梁仲平先生,在修復組實驗室商討修復方案及修復前後的工作。修復專家已將全本出入院總冊釘裝線拆除、清除蟲害,以結構性復原法(修復歷史檔案常用模式)修復其中一頁作試驗。施工過程異常複雜 — 修復專家先以穩定劑塗敷於檔案表面,防止具水溶性的顏色在清洗時褪掉或暈開,才把檔案濕潤,然後將析離或皺摺部分逐一重置及平整,再用薄而堅韌的紙托底,最後移除穩定劑。當檔案的狀況穩定後,義工會進行拍攝,而修復組仍會繼續研究調整施工方法,於6月中取得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委員會同意始全面開展工作。
![]() |
商討修復計劃的施工方法。
全項先導計劃估計最少需時半年完成,屆時就可估量修復整批百年醫療歷史檔案牽涉的資源。藉着廣華醫院百歲生辰,希望覓得善長支持保留這批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