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 9月號
- 揚威國際青年音樂節 黃笏南中學敲擊樂團斯洛伐克奪金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樂團在7月5至15日遠赴東歐參與「第三屆青年音樂節」,敲擊樂團更於比賽中獲得金獎!
「國際青年音樂節」乃歐洲文化盛事,斯洛伐克(前稱捷克)國家電台將比賽內容向全國廣播,該音樂節亦素以嚴謹、要求高見稱,因此一直得到歐洲國家的重視。黃笏南中學敲擊樂團以改編樂曲《鴨子拌嘴》在比賽中勇奪金獎,不但使歐洲同儕耳目一新,更令當地文化界及交響樂界對香港有另一番認識。
![]() |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樂團團員於布拉迪斯拉法大主教宮前合照。
一步一腳印 成功非僥倖
1979年,蒙黃乾亨主席伉儷及歷屆東華三院董事局慷慨捐助,黃笏南中學的管樂團得以成 立。在這三十多年間,本院一直貫徹扶幼導青的精神,撥款資助樂團購買大型樂器,令學生有機會學習大型交響樂。經過多年來師生共同努力,樂團屢創佳績;其後更先後成立弦樂團及敲擊樂團。在交響樂界享負盛名的潘寶才先生、黃翔宇小姐、錢偉儀小姐及潘翠珊小姐亦曾在黃笏南樂團渡過青蔥歲月,為他們璀璨的音樂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為了今次斯洛伐克的國際比賽,樂團日夜加緊練習,在臨近比賽的數月,同學更在課餘時間排練至晚上九時。不少熱心的傑出校友專誠回校,指導學弟妹的演奏技巧,又與他們分享大型演奏的心得及經驗,給予團員很大的鼓勵和信心。
除了學生的苦鍊及前輩的提點外,東華三院的善長及校友的經濟支持亦為樂團遠征注入強心針。眾所周知,遠赴東歐的旅費不菲,樂器託運更是昂貴,倘無熱心的善長與校友資助,部分經濟條件較弱的學生或會因經濟問題而錯失此難能可貴的赴歐機會。
首次出賽大獲好評 敲擊樂團奪金
敲擊樂團的黎繼揚同學和顏梓釗同學用了銅鈸模仿鴨子,與其他同學生動地演繹了《鴨子拌嘴》,令世界各地的評判嘆為觀止。「我們練習的時候遇到很多困難,在酒店根本沒可能將樂器開展排練,我們只能一邊跟着節奏、一邊用口模仿樂器聲音作出練習。」音樂科主任盧世昌老師亦指出,面對這麼多環境局限,同學依然設法克服困難,他深信,音樂交流團的經歷對學生都是極為深刻的。
增廣見聞 見識新時學得深
雖然弦樂團及管樂團參加的比賽項目只獲得銅獎,但經驗對學生而言,更為寶貴。弦樂團首席馮諾兒同學回憶親眼看過多瑙河後的感覺:「從前覺得《藍色多瑙河》沒有甚麼特別,但當親臨其境,方才體會、意味到歌曲意境。今天,我再演奏熟悉的曲目時,景物總是歷歷在目。」
弦樂團的陳怡銘同學憶述比賽時的情況:「對曲式中音量及分配的處理,是最困難的地方,各團員在練習時建立了深厚的默契和信任,憑藉互相協調,演繹了一曲贏取全場掌聲的《曼德爾遜》。」。
劉融同學提及在歐遊的體驗時說:「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東歐的街頭巷尾,不難發現高水平的音樂表演。站在充滿音樂氣息的街頭,我和其他團員都希望將自己提升到這樣的高水平,這次旅程不單止是一個比賽,也是對東歐文化的認識,也令自己的世界觀變得更闊更多元。」
![]() |
敲擊樂團在斯洛伐克比賽前練習。
梁志堅校長十分支持樂團,特意在出發前親身來到機場,為遠赴東歐出賽的樂團送行。
梁志堅校長曾多度表示希望親身隨團支持樂團比賽,適逢七月初是中一收生的時段,梁校長需於學校主持收生工作,故無法親身隨團,但校長堅持每日致電予交流團關注活動發展及比賽情況。他希望透過到國外交流令學生走得更遠,成就更高!
機會難得 吃水不忘開井人
若非得蒙東華三院及校友的贊助,樂團的苦練恐怕只能局限在香港公諸同好;今日再次讓國際交響樂界認識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樂團,其實皆因東華三院善長仁翁與校友慷慨支持,本校樂團方能遠赴歐洲,揚威異國。因此這不單是樂團與黃笏南中學的榮耀,更是東華三院的榮耀。
![]() |
弦樂團團員合照。
滴水還源 種在日本交流的苗
在斯洛伐克比賽中,黃翔宇校友擔任敲擊樂團的指揮並帶領樂團獲得金獎。黃翔宇校友在母校就讀期間,恰巧參與了第一次的國際性音樂交流。當年,她與樂團在學校的安排下,前往日本參與比賽,在該次比賽,黃翔宇校友除認識世界級的交響樂演奏者,更立志要將國際性音樂交流的學習經驗承傳給母校的學弟妹。
07年樂團在維也納青年音樂節中榮獲銀獎,黃翔宇校友亦肩負訓練學弟妹的職責。今日揚威斯洛伐克,除了獲得榮譽與認同,更重要的是與學生深刻體會在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及樂團的支持下,一起邁向成功之路。
![]() |
敲擊樂團指揮校友黃翔宇小姐(左一)與團員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