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0九年 四月號
- 新書介紹 東華三院檔案資料彙編系列
東華三院的檔案資料,是香港、中國以至世界華人社會的文化遺產;保存東華三院的歷史,也就是保存香港及全世界華人的歷史。
歷史講座系列
時間:下午3時至5時
地點:香港九龍尖沙咀 漆咸道南100號 香港歷史博物館 地下演講廳
費用:全免
日期 | 講者 | 講題 |
5月9日 |
丁新豹博士 |
榮辱與共 休戚相關: |
5月16日 |
何佩然教授 |
情歸故里: |
5月23日 |
葉漢明教授 |
一體之仁 澤及四方: |
《源與流——東華醫院的創立與演進》
![]() |
系列一:HK$138 |
本書從文獻入手,重塑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由東華醫院開始,其後加入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直至三院合併的制度史。東華的管理人皆是香港精英,從韋玉、伍廷芳、劉鑄伯到顏成坤……他們投身於香港的慈善事業,更由此形成大中華地區一個獨一無二的組織。從東華三院看香港,讀東華三院歷史也是讀香港歷史。
《施與受——從濟急到定期服務》
![]() |
編著:何佩然教授 |
本書主要介紹東華提供的各項服務,包括以下四方面:濟急扶危、贈醫施藥、安置難民、興辦義學。隨時代的轉變,東華作為一個慈善組織,提供的服務也與時俱進。二十世紀初期,中國人大多受到戰亂之苦,顛沛流離,但東華伸出援手,替國人解決燃眉之急,建立棲流所,為流落至港、身無所依的難民提供棲身之地。當中國內地以至海外華人身受災難時,東華已經超越其作為一個香港的慈善組織的局限性,沿門募捐、刊登廣告……力求貢獻其一分力量,同舟共濟,這種精神也可說是香港精神。
《東華義莊與寰球慈善網絡:檔案文獻資料的印證與啟示》
![]() |
編著:葉漢明教授 |
直至上世紀六十年代東華義莊服務開始轉型為止,東華義莊一直接收自海外運回的先僑棺骨。與大陸毗鄰的地利之便,以及開埠後成為亞洲主要商埠和國際貿易重鎮的發展,促進了香港的交通運輸業和法律制度的現代化。東華醫院成立後,其規章和運作制度的系統化令她迅速成為全球華人慈善機構的楷模,亦讓義莊突顯了東華在華人原籍歸葬安排中的樞紐地位。本書選錄東華義莊檔案文獻中有關建置、規章、制度運作、服務種類、海外華人原籍安葬等方面的資料,以印證義莊在轉型前的一段歷史,並道出其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