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一三年 八月號
- 本院黃笏南中學舊校舍告別儀式 培養人才半百載 見證早期中學教育發展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重建計劃系列
![]() |
校長及全校師生告別舊校舍。
本院自1880年首辦義學,一直肩負「興學育才」的使命。有見五十年代末期,香港人口迅速增加,學位嚴重短缺,本院為貫徹有教無類、作育英才的教育精神,協助提升青少年的學術水平,董事局決定開設中學教育服務,遂於1961年成立「東華三院第一中學」,標誌着本院開拓中學教育服務的一個重要里程碑。1971年,東華三院辛亥年主席黃乾亨博士尊翁黃笏南先生,慷慨捐資擴展中學教育,董事局特將學校命名為「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以彰盛德。
創辦半世紀以來,該校致力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服務,見證本地早期中學發展。隨着學制改革,原有校舍環境和設施不足以應付新學制的教育需要,年前成功向教育局申請原址重建,拆卸工程於8月展開。為紀念校舍完成歷史使命,該校籌辦一系列惜別活動,並廣邀各方校友回校共聚,懷緬昔日校園時光。
該校於7月19日舉行了別具意義的關燈儀式,與師生、校友、家長和辦學團體代表一同告別校園。當日,該校禮堂舉行大型的校史展覽,當中分為五大主題:學校歷史發展、校園生活點滴、校園活動、重點體藝活動及新校舍設計理念。
![]() |
本院主席兼名譽校監陳婉珍博士於校舍告別儀式上致辭。
悠揚歌聲 送別校舍
享譽國際的黃笏南中學管弦樂團,為關燈儀式奏出温婉情深的告別樂章。過千名師生及校友一起亮起閃燈,並高歌一曲《Memory》,為舊校舍送上最後闕歌。在悠揚歌聲的陪伴下,舊校舍燈火逐層熄滅,場面溫馨感人。半百載校舍的落幕,標誌着新紀元的啓航。
![]() |
校舍告別儀式尾聲之關燈儀式,伴以學校管弦樂團演奏一曲《Memory》,全校師生校友一同高唱校歌,感人氣氛下依依不捨告別服務半百載的舊校舍。
![]() |
在悠揚歌聲的陪伴下,舊校舍燈火逐層熄滅,場面溫馨感人。
告別校園活動回顧
校方希望藉着舊校舍拆卸的機會,凝聚校友相聚,互相聯繫感情,讓東華精神傳承至下一代,為此舉行了多項告別校園活動,包括校友會告別舊校舍聚餐、學生校園宿營、家長教師會告別校園音樂會、學生會高桌晚宴及文物保育教育活動。
|
|
校友會告別舊校舍聚餐 |
學生校園宿營 |
|
|
家長教師會告別校園音樂會 |
學生會高桌晚宴 |
黃笏南中學桃李滿門,不少校友對母校盡顯關切之情,為籌募經費完善新校舍的設施及支持學校的發展,校友會邀請了三百多名校友重回母校參與告別舊校舍聚餐,暢談當年點滴情懷。
此外,學校亦舉辦別開生面的校園宿營,八十多位學生於學校禮堂共聚兩日一夜。他們在校內一起造飯、跳舞唱歌及舉行營火晚會,並邀請了三位分別於八十、九十和千禧年代畢業的校友共聚暢談,為師弟師妹細說當年軼事。
黃笏南中學樂團享負盛名,悠揚的弦歌之聲更是世代校友心中的繞樑妙韻。學校家長教師會舉辦一連三晚的告別校園音樂會,除了現任的樂團成員,多位校友更組隊參與演出,攜手演繹多首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經典金曲。師生校友全情投入,傾力演出,並一同高唱校歌,場面溫馨感人,將氣氛推至高潮。
為豐富同學的學習經歷,學生會舉辦高桌晚宴,安排一百多位學生領袖與兩位傑出校友聚餐,由校園點滴談到人生挑戰和事業發展,讓學生藉此良機向兩位校友請教成功心得。
此外,該校特意舉辦了文物保育教育活動,安排公民教育小組的學生到東華三院文物館,收集及整理學校昔日的檔案及相片製作展板,讓師生及校友全面了解學校的歷史發展。
一幕幕感人情懷的告別畫面,為不同年代的師生校友深深烙下永誌不忘的憶記;這所培育人才半百載的偉大搖籃,其風采永存人們心中。
首屆畢業生 與學校同步成長
![]() |
莊建忠先生是該校首屆畢業生,畢業後便在學校擔任實驗室技術員, 陪伴學校走過半個世紀。退休後, 仍然積極推動校友會事務。現在他走進校園,師生依然稱呼他為「莊Sir」。重建在即,他表示舊校舍滿載回憶,尤其不捨學校禮堂,期盼新校舍助學校邁步向前。
為籌募經費興建新校舍設施,學校歡迎任何金額的捐助, 閣下亦可選擇捐款贊助學校設施。捐款額為港幣50,000元或以上之善心人士, 將由校方在校園內適當處泐名紀念。詳情可參閱該校網頁http://www.twghwfns.edu.hk/ 或致電2336 9151向校務處蔡小姐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