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0一二年 三月號
- 百年建築 活化創新 東華三院文物館慶祝四十周年
廣華醫院大堂於1970/1971年度獲東華三院董事局活化成為東華三院文物館,自此便一直成為保護東華文化檔案及推廣歷史教育的基地。2012年1月14日,本院的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舉辦「東華三院歷史文化嘉年華」,慶祝文物館四十周年及廣華醫院一百周歲,吸引逾三百名歷史文化愛好者共聚一堂,當中更大的意義,是讓社會各界和「東華人」重溫東華三院對歷史承傳工作的貢獻,並展望將來。
本院屬下的檔案及歴史文化辦公室經常舉辦公眾講座和導賞遊,更積極參與本院屬校推行的國民教育和活動。辦公室不但在推動歴史文化不遺餘力,近期在保護文化遺產方面更有新猷。
在嘉年華當日,文物館新增了一件珍貴的藏品。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馮程淑儀太平紳士,於開幕典禮上把修復完成的現存最早歷史的醫院出入院總冊——廣華醫院1917年出入院總冊,交回東華三院,並由即日起於文物館內展出。該總冊詳細記錄1917年1至4月期間廣華醫院入院病人的姓名、籍貫、住址、擔保人及病歷資料。經修復後,總冊回復當年原貌在文物館展出,為保存香港醫療系統、地區和社會史提供研究資料。本院期望修復計劃得到各界支持,在資源許可下,得以修復1917至1945年期間的線裝出入院總冊,為研究東華三院在香港醫療史的重要角色提供佐證。
![]()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馮程淑儀太平紳士(左三)及張佐華主席(右二)將修復完成的「廣華醫院1917年出入院總冊」擺放於展櫃內,由即日起公開展出讓市民鑑賞 。
鑑於大眾對文化及歷史遺產日益關注,辦公室當日特別舉辦檔案修復示範工作坊,模擬廣華醫院1917年出入院總冊線裝本釘裝方法的步驟,讓大眾了解維護典籍的艱辛。
![]() |
本院職員在檔案修復示範工作坊上示範如何維護典籍。
獨幕劇展現核心價值
嘉年華的亮點節目還包括上演獨幕劇《哲仁之手》和同日招待了八十多位公眾人士的文化導賞團。《哲仁之手》由舞台劇藝術總監曲飛先生策劃製作,並由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學生及校友傾力演出。該劇以廣華醫院歷史為主題,透過探索廣華醫院的核心價值,展示東華精神。全劇雖只短短二十分鐘,卻展現廣華醫院百年仁心仁術精髓,讓觀眾明白廣華醫院在香港百年的使命和在本地醫療史上的片段。
![]() |
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學生及校友以廣華醫院歷史為主題表演獨幕劇「哲仁之手」,探索廣華醫院的核心價值和東華精神。
東華三院一直重視歷史及文物保育與承傳,年內特別舉辦「東華三院文物館大使計劃」,成員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東華三院社區書院、東華三院陳兆民中學及東華三院羅裕積小學的學生,目的是深化他們對廣華醫院及油麻地社區歷史發展的認識。他們更於嘉年華當天伙拍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及香港史學會,設計嘉年華的攤位遊戲,生動有趣地展示關於東華三院、廣華醫院及油麻地的歷史。
![]() |
東華三院文物館義工帶領導賞遊,為參加者介紹文物館的建築特色。
東華三院文物館
開放時間: | 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館) |
地址: | 九龍油麻地窩打老道25號廣華醫院內 |
歷史評級: | 2010年11月獲政府列為本地法定古蹟 |
查詢電話: | 2770 0867(學校或團體如欲安排導賞團,歡迎致電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