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者走進社區 探討貧窮與權利
貧窮兒童的發展機會是否會比一般兒童少?他們會否因為貧窮而減少參與課外活動、或接觸社會不同層面和事物的機會?他們又會否較易接觸到毒品?為喚起公眾對兒童權利的關注,東華三院賽馬會大角咀綜合服務中心獲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兒童權利教育活動資助計劃」撥款,籌辦一項名為「發聲舞台──兒童權利教育及推廣計劃」活動,組織了四十五名來自油尖旺區的小三至小六學生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小記者」,並親身走訪區內的貧窮家庭、社會服務機構及訪問學者名人,透過不同角度增加對貧窮兒童權利的了解及關注。
計劃讓小記者透過派發問卷到區內小學,成功訪問三百四十七位小四至小六學生,其中一名小記者表示:「從『發聲舞台』活動裡,我認識到兒童擁有很多天賦權利,例如生存的權利、參與課外活動的權利等;不論貧窮或富裕,兒童都應該擁有這些權利。」
這群小記者於會上發佈「油尖旺區兒童權利意見調查」結果,指出兒童對於享有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生存權四種權利的了解不夠透徹,並建議日後應加強兒童對自身權利的認識及關注。此外,有近半兒童認為「貧窮兒童的發展機會比一般兒童少」,可見在兒童的心目中,兒童會因為貧窮而減少參與課外活動,或接觸社會上不同層面事物的機會。6%的兒童表示「經常接觸到色情、暴力、血腥等不良資訊」,另約3%的兒童容易接觸到毒品。東華三院賽馬會大角咀綜合服務中心建議家長需多關心兒童及與他們多溝通,了解子女獲取資訊或接觸不良物品的途徑,亦應與較年長子女一起分析和選取資訊,和他們一同閱讀、觀看或瀏覽資訊,以減輕不良資訊及毒品對兒童的影響。
(此活動由「兒童權利教育活動資助計劃」資助,本發佈會內容只代表本機構之意見,並不代表政府之立場。)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百多年,東華的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217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17個中西醫療衛生服務單位;50間學校及144個社會服務單位,涵蓋安老、兒童及青少年、復康及公共服務;另東華三院文物館負責宣揚東華歷史、修復和保存機構檔案以推動保護文化遺產的工作。
* 完 *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東華三院企業傳訊主任劉冠華女士(電話:2859 7853)。
小記者於發佈會上與主禮嘉賓社會福利署九龍城及油尖旺助理專員林靜華女士(第二排右五)、油尖旺區議會主席鍾港武太平紳士(第二排右六)及油尖旺西分區委員會主席羅犖銘先生(第二排右七)合照。
小記者於會上發佈「油尖旺區兒童權利意見調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