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廟及東華三院文物館列為法定古蹟
政府於十一月十二日宣佈,古物事務監督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將油麻地的廣華醫院東華三院文物館及上環的文武廟列為法定古蹟。有關公告即日刊憲。
位於窩打老道的東華三院文物館原為廣華醫院大堂。廣華醫院由東華醫院總理及九龍區的華人領袖興辦,於一九一一年落成,是首間在九龍區興辦的醫院,啟用後一直為社區提供中西醫療服務。一九三一年,東華醫院、廣華醫院和東華東院合併為「東華三院」。一九七○年,東華三院為慶祝成立一百周年,將廣華醫院大堂改建成東華三院文物館,用以保存東華三院的歷史文物和收藏珍貴文獻。文物館於一九九三年開放予市民參觀。
文物館以中國文藝復興風格建造,糅合了中西方的建築特色。館內的祠堂布局和建築物正面的中式裝飾,展現中式建築風格,而西方建築元素則見於建築物側面和背面的小圓窗及弓形拱窗,以及文物館內部的西式扇形窗和雙柱式桁架。
位於荷李活道的文武廟由華人富商所建,約於一八四七至一八六二年期間落成。文武廟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反映昔日香港華人社會的組織和宗教習俗。文武廟大殿供奉文昌及武帝,大殿旁的列聖宮則供奉諸神列聖,而公所當年為區內華人議事及排難解紛的場所。一九○八年,政府制定《文武廟條例》,正式把文武廟交予東華醫院管理。東華三院董事局和社區賢達每年均會齊集廟內舉行秋祭典禮,酬拜文武二帝,同時為香港祈福。
文武廟屬典型傳統中式民間建築,飾有精緻的陶塑,花崗石雕、木雕、灰塑和壁畫,盡顯精湛的傳統工藝技術。
本院兩幢列為法定古蹟的歷史建築現時均開放予公眾參觀,稍後會為市民提供免費導賞團,加深公眾對古蹟建築及相關本地歷史的認識。
有關上述古蹟建築的詳細資料已上載發展局文物保育網頁(http://www.heritage.gov.hk/)。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百多年,東華的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223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19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50間學校及148個社會服務單位,涵蓋安老、兒童及青少年、復康及公共服務;另東華三院文物館負責宣揚東華歷史、修復和保存機構檔案以推動保護文化遺產的工作。
* 完 *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2859 7857與東華三院企業傳訊總主任劉冠華女士聯絡。
位於油麻地廣華醫院的東華三院文物館以中國文藝復興風格建造,糅合中西方的建築特色。
位於上環的文武廟屬典型傳統中式民間建築,飾有精緻的陶塑、花崗石雕、木雕、灰塑和壁畫,盡顯精湛的傳統工藝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