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冼次雲小學二十五周年銀禧校慶
多媒體遠程教室 擴闊與海外及內地學生交流
資訊科技為教學帶來一股新泉源,踏入二十五周年的東華三院冼次雲小學,藉着七月五日校慶的日子,啟動嶄新的多媒體遠程教室,促進學生與內地及海外學生進行實時交流活動,跨越地域及時間限制,為學校發展資訊科技教學增添動力。
是次校慶暨遠程教室啟動禮標誌着冼次雲小學資訊科技教學的新里程。為隆重其事,學校特別邀請了教育局總學校發展主任陳慕顏主持活動啟動儀式。隨着遠程教室的成立,日後學校將可讓學生聯繫內地及其他國家的學校,進一步擴展學生的視野。此外,在銀禧校慶的日子,資助辦校的伍宜孫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亦再次慨捐一百萬元,供學校發展流動多媒體教室,目的是讓學習更靈活、更互動,並創造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提升學與教的成效,使全校師生得益。
計劃中預設兩個「流動多媒體教室」,分別為高年級和低年級提供兩班教學工具,除了在中、英、數、常四科成立「學習圈」外,並就各科建立工具庫及課堂實例,予東華三院各小學及校外人事分享。另平板電腦亦會為圖書館裝上電子圖書,作為學生的延伸閱讀學習,充份利用電子媒體的優勢,增加學生的閱讀趣味性,為圖書館增加額外的閱讀資源,同時為學校發展資訊科技教學增添動力。
東華三院冼次雲小學於一九八七年由伍宜孫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捐款資助創建。學校於二00四年完成「學校改善工程」,為學生提供設備完善、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學校設有多元化設備,包括空調活動中心、校園電視台及遊戲輔導室等先進設施,為學生提供高素質的學習配套。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百多年,東華的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247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25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51個教育服務單位及165個社會服務單位,涵蓋安老、兒童及青少年、復康及公共服務;另東華三院文物館負責宣揚東華歷史、修復和保存機構檔案以推動保護文化遺產的工作。
*完 *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2859 7857與東華三院企業傳訊處聯絡。
東華三院學務委員會主任委員何超蕸副主席(左)致送紀念品予教育局總學校發展主任陳慕顏女士(中),並由東華三院主席陳文綺慧陪同。
資助辦校的伍宜孫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代表覃泰和先生(中)及伍尚英先生(右)致送捐款支票予東華三院,由東華三院主席陳文綺慧代表接受。
教育局總學校發展主任陳慕顏女士(左三)、捐款機構伍宜孫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代表伍尚英先生(左一)及覃泰和先生(左二)與嘉賓為東華三院冼次雲小學遠程教室主持啟用禮。
東華三院冼次雲小學學生於該校二十五周年銀禧校慶上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