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

Media Centre

東華三院文武廟慶賀包公誕
全新推出「包公祭解服務」

(香港,2025年7月1日)為弘揚包公信仰和文化精粹,傳承其蘊含的「忠孝節義,清正廉明」的中華傳統文化價值,東華三院文武廟聯同香港史學會、獅子頭文化工作室及程尋香港,於昨日(6月30日,農曆六月初六)及今日(7月1日,農曆六月初七),特選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假期,隆重舉辦「乙巳年包公賀誕活動」。

開幕儀式於昨日舉行,邀得東華三院庚申年總理楊國佳先生及行政總監蘇祐安先生擔任主禮嘉賓。一眾嘉賓隨後為賀誕舞獅進行傳統的點睛、簪花及掛紅儀式,寓意開運納吉,為活動揭開序幕。

全新祭解服務 豐富賀誕活動

是次賀誕活動亮點之一,是文武廟首推的「包公祭解服務」,讓善信及遊客能向包公誠心祈求,指點迷津,逢凶化吉。此外,廟宇範圍內更設置了兩個富有文化特色的賀誕攤位,成功參與的市民更有機會獲贈「蔗汁換領券」乙張及精緻的「文武百官木腰牌」乙個:

  • 「包公令牌破案過三關」:參加者可化身「小包公」,透過互動遊戲體驗包公斷案的智慧
  • 「包你吉祥之版畫印製」:參加者可親手印製寓意吉祥的包公主題版畫,帶走專屬的獨特紀念品

免費導賞 深入認識歷史文化

為讓公眾深入瞭解包公文化及文武廟的歷史底蘊,東華三院特別安排了免費導賞活動。專業導賞員帶領參加者細賞廟內珍貴文物,生動講述包公的生平事蹟及其清正廉明的精神,並分享文武廟作為香港重要法定古蹟的歷史點滴。

東華三院希望透過舉辦包公賀誕活動,積極傳承這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向社會大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宣揚包公文化所體現的中華傳統核心價值。活動在濃厚文化氛圍與歡樂節慶氣息中圓滿舉行,雖間中有天雨,仍不阻不少市民熱情參與,更讓參加者體驗到傳統祭祀文化的獨特魅力。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155年,東華三院在醫療、教育、社會、歷史文化保育及公共服務方面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392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37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及1個社區藥房、60個教育服務單位、257個安老、青少年及家庭、復康及社會企業/創新的社會服務單位,3個過渡性房屋計劃、1個地理空間實驗室(營運伙伴)1個回收便利點、兩個肩負守護和保育本地歷史文化重任的服務單位,分別為東華三院文物館和東華三院何超蕸檔案及文物中心,以及25個提供殯葬及廟祀服務的公共服務單位。

*完*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 2859 7452與東華三院企業傳訊科聯絡

相片一

圖一為主禮嘉賓東華三院庚申年總理楊國佳先生(前排中)及行政總監蘇祐安先生(前排右)向東華三院文武廟包公丞相神像行敬神禮。

相片二

圖二為主禮嘉賓東華三院庚申年總理楊國佳先生(中)、行政總監蘇祐安先生(右三)及一眾嘉賓為賀誕舞獅進行傳統的點睛、簪花及掛紅儀式。

相片三

圖三為東華三院文武廟推出全新「包公祭解服務」。

相片四

圖四為以包公信仰及文化為主題的賀誕攤位吸引了不少市民及遊客參與。

相片五

圖五為活動亦特別安排免費導賞活動,加深公眾對包公文化和文武廟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