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

Media Centre

東華三院140周年辦聯校上海世博團

東華三院在香港扎根多年,一直致力服務社會大眾,於醫療、教育服務及社會服務方面貢獻良多。東華三院為慶祝今年成立140周年,亦適逢中國首次舉行世界博覽會盛事,特別聯同「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合辦上海世博學習團,帶同二十多位校長教師及十八間東華三院屬下中學共一百四十多名學生,於6月 30日至7月4日前往上海參觀世博學習,進行為期五天的文化之旅。

學生對於有機會參觀世博均感到異常興奮,進場後第一時間便到中國館門外排隊等候入場。他們對動態版的《清明上河圖》無不嘆為觀止,當中使用的電腦科技把國寶級畫卷內的人物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來,重塑北宋的民間風情。中國館內還有一個展區介紹低碳生活,宣揚中國未來如何透過風力、水力發電來改善環境質素。學生透過展館對祖國的歷史及未來發展加深了不少認識,獲益良多。

香港館亦是學生們必到的展館之一。共三層高的香港館展出不少本港數十年來的重要事項,包括由風之后李麗珊贏得的香港首面奧運金牌、中英聯合聲明及施政報告等。二樓的展區還展示了香港的十元鈔票,學生們可發揮創意,在電腦自行設計鈔票圖案。

除了參觀世博,學生也獲安排夜遊黃浦江,感受浦東及浦西的不同景色。學生還跟上海同濟大學及洋涇中學的學生進行交流,感受到當地學生的熱情及好學精神。學生們對於是次的上海學習團感受良多,除了讓他們擴闊視野,還能從世博中體驗世界文化。

是次為本港辦學團體當中規模至為龐大的上海世博學習團。學生透過學習團就其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進行思考及探究,亦參觀上海同濟大學及洋涇中學,與上海青年進行交流,並以東華三院大使身份向當地青年介紹東華三院於香港百多年來的發展及服務,培養對祖國經濟社會及文化的認識之餘,亦提升對國民身份的認同。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百多年,東華的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223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19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50間學校及148個社會服務單位,涵蓋安老、兒童及青少年、復康及公共服務;另東華三院文物館負責宣揚東華歷史、修復和保存機構檔案以推動保護文化遺產的工作。

* 完 *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2859 7853與東華三院企業傳訊主任劉冠華女士聯絡。

 東華師生在中國館外的合照。

東華師生在中國館外的合照。

東華學生在世博浦西園區發現可量度溫度的大煙囪。

東華學生在世博浦西園區發現可量度溫度的大煙囪。

由東華學生設計的鈔票。

由東華學生設計的鈔票。

東華學生參觀上海洋涇中學。

東華學生參觀上海洋涇中學。

東華學生夜遊黃浦江。

東華學生夜遊黃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