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

Media Centre

東華三院辛丑年及壬寅年董事局交代就職典禮
扎根香港逾一個半世紀 弘善揚道 博施利群

東華三院扎根香港逾一個半世紀,一直堅守「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宗旨,並與時並進,持續優化及延展各項服務,以配合社會的轉變和市民的需求。辛丑年及壬寅年董事局交代就職典禮今天(2022年5月17日)於東華醫院地下禮堂舉行,邀得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太平紳士親臨主禮,標誌着新任董事局肩負管治東華三院的重任,帶領東華三院在善業路上繼續邁步向前。

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太平紳士於交代就職典禮上頒發獎狀予辛丑年董事局成員及顧問,並為新一屆壬寅年董事局主持監誓儀式。新一屆董事局成員包括主席馬清揚先生、第一副主席韋浩文先生、第二副主席鄧明慧女士、第三副主席何猷啟先生、第四副主席曾慶業先生、第五副主席蔡加怡女士、總理李澤浩先生、麥鄧蕙敏女士、吳鄭雅瑜女士、連浩民先生、楊燕芝女士、伍怡先生、鄭建盛先生、姚銓浩先生、張瑞燊先生、張業維先生、陳安立先生、楊焯興先生、麥菁芮女士及陳智豪先生。

壬寅年董事局主席馬清揚發表就職演辭時表示,董事局已在周年計劃報告當中,因應社會需要,為未來一年定下連串提升及擴展東華服務的計劃。承蒙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東華三院的支持,該院服務單位已增加至357個,來年連同醫院服務的經常性開支將超過110億元。該院亦正籌劃及開展多個跨年度的大型建設項目,其中包括廣華醫院第二期的重建工程、幼稚園及特殊學校新校舍工程、多個安老院舍重建項目,以及青年宿舍計劃等。雖然推行上述各項發展計劃會為機構帶來一定的財政壓力,該院定當繼續採取審慎的財政策略,並以符合效益的管理方式監督機構運作,確保善用每分每毫的善款和社會資源,惠及更多有需要的香港市民。

東華三院醫療服務的宗旨,是為市民提供優質的中醫和西醫醫療衞生服務,發展至今共設有5間醫院,以及37個中西醫、牙科、復康、健康普查、血液透析、電腦掃描及內視鏡等醫療衞生服務單位,補足公營醫療服務體系未能滿足的社會需求。該院是香港「贈醫施藥」歷史最悠久的醫療機構,來年會竭力保留這個自1870年創院以來的優良傳統,並透過多項病人助醫計劃,包括中醫藥癌症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科病人助醫計劃及樂儀癌病治療資助基金等,資助有經濟困難的病人接受醫院管理局安全網涵蓋範圍以外的各類治療。

馬清揚主席續表示,該院董事局繼續全力支持各項醫務發展工程。其中廣華醫院重建計劃第一期大樓上層結構和相關工程,將於今年下半年竣工。該院現正籌劃將現有的臨床服務遷入廣華醫院第一期大樓,從而騰空舊主座大樓,為展開第二期重建計劃作好準備。此外,該院又會繼續推進東華醫院中醫服務單位及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中醫藥臨床研究服務中心的翻新及改裝工程,提升內部設施,為該區市民提供更完善的中醫服務。

除此,該院會為各間醫院購置先進的醫療儀器,包括為東華醫院購入內視鏡視頻系統,以及為廣華醫院添置血管手術使用的機械輔助系統和智能藥物辨識系統等,提升醫療成效。東華三院醫療中心(北角)將逐步提供更多元化的診斷及專科服務,除了增加婦女普查名額,亦計劃設立社區藥房,支援社區基礎醫療服務;東華三院何超蕸綜合復康中心新購置亞洲首部ReStore下肢復康器材,幫助中風病人恢復步行能力。該院又會為合資格長者提供免費鑲配假牙服務,讓長者獲得更適切的牙科護理;並藉着服務調遷的契機,更換東華三院電腦掃描中心的電腦斷層掃描儀器和血液透析中心的中央淨水系統,令服務精益求精。

繼醫療服務,教育是東華三院提供的第二個定制慈善服務範疇。從1880年文武廟義學開始,及至1950年代由義學發展成新式小學,到1960及1970年代推展收費廉宜的中學教育,繼而實施免費小學、中學、幼稚園及特殊教育等,東華三院一直恪守有教無類這個跨世紀的辦學精神,旨在確保所有學童都能接受正規而平等的教育。

東華三院會繼續締造卓越的辦學條件,為學生營造更理想的學習環境。該院會推進九龍塘聯福道兩幅特殊學校用地的校舍設計工作,使相關建築工程可以早日展開,期望校舍於2026年落成啟用。東華三院高可寧小學的新翼校舍翻新工程將於今年內完成,讓學校增加逾2,900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而該院在去年教育局幼稚園校舍分配中,成功申請將原本位於港島小西灣的東華三院方樹福堂幼稚園搬遷至新落成的粉嶺皇后山邨,從而更有效地運用資源服務新發展社區,並與同邨的東華三院曾憲備小學產生協同效應,鞏固該院在新界北區的學校網絡。

馬清揚主席續表示,東華三院積極籌辦新校的同時,亦重視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近年無人機競賽的熱潮在香港興起,吸引教育界注意;繼去年邀得香港無人機運動總會成功舉辦首屆聯校無人機比賽後,該院會陸續於屬校開辦與無人機及航拍技術相關的培訓課程,幫助學生認識航空及科技知識,並在理論和實踐飛行的過程中,掌握飛行原理和STEM之間的關係。三間院屬中學更會與中國移動香港合作,建立5G STEM實驗室,將5G技術帶入校園,應用於STEM教學,令學生體驗以5G概念研發的智慧校園科技產品,進一步了解未來科技的發展路向。

同時,該院亦透過推動國民教育、生涯教育和德育課程,讓學生增廣見聞,同時加強國民身份認同、建立多元技能、睿智與世界觀,以協助他們迎接未來的機遇與挑戰。縱然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該院會繼續維繫東華三院各中學、小學及特殊學校與內地8個城市共100所學校的姊妹學校網絡,並與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市閔行區繼續簽訂合作協議,為疫情後恢復舉行交流活動作好準備;並會參與發起香港區的粵港澳大灣區辦學團體協作平台,推動三地辦學團體的協同發展。而教學團隊會繼續建立多元及具創造性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潛能;亦會推動全人發展,讓學生建立健康且具活力的生活方式,成為關心社會、愛護國家及具備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

從19世紀的施棺賑災工作,到現時多元化的社會福利服務,東華三院一直與每一代香港市民的生活環環緊扣,照顧家庭、兒童、青少年、長者及殘疾人士的需要,以求達至「優質照顧,全人發展」的服務目標。

馬主席續表示,為全方位推進培育青年發展的工作,該院期望能夠儘早開展興建上環荷李活道青年宿舍的建設工程,為在職青年提供低於市值租金的住宿單位,幫助他們實踐儲蓄計劃,達成個人目標。至於該院於新蒲崗三祝街、七寶街及景福街交界所興建的青少年全人成長中心,現正進行內部的機電及設施安裝及大堂和活動室的裝修,預計於明年年初開始分階段投入服務。該院稍後會舉辦不同類型的青年文創項目,探索青少年全人成長中心未來的運作模式;其中香港街頭文化節與劇場職涯訓練計劃會舉辦一系列工作坊及舞台管理體驗,協助年輕藝人累積經驗,獲取更多工作機會。該院亦已把將軍澳環保村的投標評估及建議提交環境保護署及建築署審批,相信短期內可以啟動建設工程。該計劃是政府「活化已修復堆填區資助計劃」的首個項目,目標為建造全港第一所戶外環保村,提供露營場地、環保教育展覽、迷宮花園及戶外康樂活動平台,用作公眾及青少年體驗環保生活的教育基地,推動家庭、地區與環境之間的共融。

東華三院堅持以優質專業的安老服務,讓長者安享豐盛晚年。東華三院的安老及復康院舍服務向來是質素的保證,現時該院正推動重建東華三院賽馬會護理安老院及包兆龍護理安老院的可行性研究,從而增加安老及殘疾人士日間服務及宿位的供應,回應社會對院舍服務的殷切需求。另外,該院積極應對社會人口老化的挑戰,推出賽馬會康齡「伴」旅計劃,為有潛在較高健康風險的長者及早制定和實施健康生活模式,延緩老化;又開展「銀鈴.響動人生」計劃,透過不同的活動,宣揚年輕長者的積極形象。為顧及護老者的需要,該院亦推行由食物及衞生局資助的「遊歷照護之旅計劃」,為全港護老者提供支援服務,並提高公眾對護老者精神健康的關注。

東華三院在推動復康服務發展和扶助弱勢社群方面一直不遺餘力。該院早前透過服務競投,成功取得小欖峻庭的營運權,預計於明年第一季投入服務。東華三院在小欖峻庭將設有1所嚴重智障人士日間活動中心暨宿舍及1所嚴重殘疾人士護理院,合共提供400個日間名額及600個住宿名額。另外,我們成功投得離島區「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的營運權,會址座落於東涌富東邨,已在2022年3月正式投入服務,為在社區生活的殘疾人士提供適切的訓練及支援,增強其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為區內的殘疾人士家庭提供支援、輔導、轉介及其他配套服務,紓緩照顧者的壓力。該院又成功投得全港首個非華語特殊幼兒中心,該中心設於北角福利服務設施大樓,將為年齡介乎2歲至6歲、以英語為母語的幼童提供特別訓練和照顧,協助他們發展和成長,為未來銜接小學教育作好準備。有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加上持續多時的疫情,令成癮問題愈趨複雜,東華三院將會展開躍動生命計劃,以推廣帶氧運動為介入手法,協助有成癮問題的社群,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十多年間,東華三院引入商業運作模式,創辦了多個社會企業,為弱勢社群提供就業及在職培訓機會,協助他們自力更生,各展所長。馬主席表示,來年該院會主力重整賽馬會復康中心轄下煮餸易、愛烘焙、自在軒及賞味軒等11個餐飲業務社企的行政和生產流程,設計新產品,提升協同效益及工作效率。

東華三院心繫社群,支持政府推出過渡性房屋政策。政府的「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評審委員會去年先後通過撥款合共接近5億元,資助該院建議的馬鞍山落禾沙里及啟德沐安街過渡性房屋項目。兩個項目預計於今年年中相繼動工,最快可於2023年年底落成,合共提供約890個附設浴室及煮食空間的單位,以紓緩輪候公屋家庭及其他居住環境惡劣人士的生活困難。

作為綠色機構,東華三院承諾全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醫療衞生、教育、社會及公共服務各方面的運作上全面推行環境措施。該院全力支持政府的環境政策,為將來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作好準備。該院將於三個服務單位推行都市固體廢物模擬收費測試,推廣減廢回收及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模擬收費。東華三院將繼續進行年度碳審計,以監測和量化該院的環保表現。

馬主席續稱,東華三院的公共服務,涵蓋殯儀及殮葬、廟宇及祭祀,以及傳統文化。近年進行的多項改革提升了該院的服務質素,並開拓具活力的品牌形象。其中萬國殯儀館現正進行翻新工程,包括裝修孝思堂及更換空調系統和環保化寶爐等,改善館內設施。廟宇管理方面,該院會逐步收回廟宇的外判承辦權,改由東華公共服務部統一管理廟宇的日常運作,令服務水平更有保證。該院又會為傳統服務注入新元素,包括協辦「文物時尚‧荷李活道」及積極參與地區節慶活動等;並會繼續策劃改裝東華義莊大堂為教育中心,以該院百年原籍安葬服務為主題,讓公眾進一步認識東華胞與為懷的慈善精神。

東華三院是香港歷史最悠久和規模最龐大的慈善機構,其獨特的歷史反映香港社會的發展歷程,也刻劃出東華三院在連繫世界華人的特殊角色。多年來,該院致力保護、開發和分享機構歷史文化,雖然現時東華三院文物館暫時停止對外開放,但該院在維護文物館的工作上未敢鬆懈;該院成立了重整文物館督導委員會,研究如何保持文物館在廣華醫院重建工程竣工前景觀之同時,亦探討增加文物館展示空間和加建升降機的可行性,期望日後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文化服務。為回應公眾對網上資源日益增加的需求,現時機構網站中「歷史文化保育」之部分在重整後將提供一站式歷史文化資訊,改善使用者體驗。同時,該院會與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合作,構建以日據時期東華民生服務、公共衞生以及盟軍空襲為題的互動地圖,為全港師生提供歷史素材,又會和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合作,以東華三院歷史文物檔案資料和圖片為切入點,與香港和全球的中文網絡使用者分享東華珍貴歷史資源。來年該院亦會繼續與不同機構合作,舉辦各類型系列講座,包括與香港歷史博物館合辦3場以「懷善披遠:寰球慈善網絡」為題的系列講座,以及與香港公共圖書館合辦東華三院護理教育與香港變遷專題講座及巡迴展覽,回顧與民眾息息相關的東華三院服務發展歷史。

要維持龐大的營運及服務網絡,滿足市民的殷切需求,東華三院每年在籌募工作上力求創新,拓展更有效的捐款途徑,以凝聚更多善長支持該院各項籌款活動及募捐計劃。今年該院會以創新的方式,策劃年輕化及數碼化的籌募項目,例如透過建立NFT慈善平台舉行拍賣籌款,藉以吸引年青捐款者共襄善舉。面對疫情反覆,該院會在遵循政府防疫規定的情況下,繼續舉辦各式各樣的籌款活動及募捐計劃,並會一如以往,絕不會從善款中扣除籌款活動的行政費用,以確保市民所捐出的一分一毫都全數用於支持東華三院多元化的善業,實踐服務社會的承諾。

馬主席表示,今年適逢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別具深遠意義。隨着疫情退卻,香港定能憑着堅毅不屈的精神,克服各種風浪與挑戰,準備迎接新時代的機遇。東華三院一直是特區政府堅實的合作夥伴,壬寅年董事局未來一年必定全力以赴,持守世紀不變的東華三院精神,透過日新又新的善業,為香港市民提供多元而全面的醫療、教育、社會服務、公共服務以及歷史文化傳承,同展香港更美好的新一頁。

 

東華三院壬寅年董事局成員簡歷可瀏覽網頁

http://www.tungwah.org.hk/about/corporate-governance/board-of-directors/

 

東華三院自1870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使命和承諾,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全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慈善服務機構。在過去逾百五年,東華三院在醫療、教育、社會、歷史文化保育及公共服務方面均有長足發展,迎合社會需求,為市民提供收費低廉或免費的優質服務。現時東華三院共有357個服務單位,包括5間醫院、37個中西醫療衞生服務單位、60個教育服務單位、229個安老、青少年及家庭、復康及社會企業/創新的社會服務單位,兩個肩負守護和保育本地歷史文化重任的服務單位,分別為東華三院文物館和東華三院何超蕸檔案及文物中心,以及24個提供殯葬及廟祀服務的公共服務單位。

 

* 完 *

傳媒查詢:歡迎致電2859 7482 東華三院企業傳訊科聯絡

圖一:東華三院壬寅年董事局主席馬清揚先生(第一排右二)聯同其他董事局成員宣誓就職。

圖一:東華三院壬寅年董事局主席馬清揚先生(第一排右二)聯同其他董事局成員宣誓就職。

圖二:東華三院辛丑年董事局主席譚鎮國先生(左)移交契據及印信予壬寅年董事局主席馬清揚先生(右)。

圖二:東華三院辛丑年董事局主席譚鎮國先生(左)移交契據及印信予壬寅年董事局主席馬清揚先生(右)。

圖三:東華三院壬寅年董事局成員。

圖三:東華三院壬寅年董事局成員。